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12-29 11:58

随州博物馆文物元旦将在江苏南通展出

本帖最后由 随天随地 于 2014-12-30 15:41 编辑

   http://pic.jschina.com.cn/0/20/93/25/20932557_870502.jpg    随州博物馆文物元旦期间将赴江苏省南通市博物苑展出,为当地民众展现古曾国的风采。    南通城形成于后周显德年间,所以在这里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非常少见。今年年底,南通市博物苑联系了湖北随州市 博物馆,准备在元旦期间举办曾国瑰宝展览,现在还在筹备阶段。  《周王朝·孔子·礼——来自随州的曾国瑰宝》展出的是来自随州市博物馆的周代青铜器。这次精选出来的70件出土文物,分 礼器、乐器、兵器和日用器等,大致能够反映出曾国在礼乐制度演变过程中,表现在器物上的变化以及自身的地域特征。在展览举办期 间,南通博物苑学术报告厅内还将有精彩的编钟表演。  正式展出是12月30日开始,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到现场看个究竟。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4-12-29 13:41

{:1_535:}{:1_535:}{:1_535:}{:1_535:}{:1_535:}{:1_536:}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12-30 15:44

《周王朝·孔子·礼——来自随州的曾国瑰宝》展出的周代青铜器,讲述的就是这段南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明。

  昨天,南通记者探访南通博物苑,跟随随州市华夏博物馆馆长胡久洲先睹为快,揭开这些国宝级文物的神秘面纱,探寻2000多年前周王朝的礼乐文化。

  胡久洲介绍,周王朝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守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其中,自周初就建立的礼乐制,是周王朝的核心制度。

  当时曾有过一位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的天文史料、在音律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国君,他就是曾国国君曾侯乙。上世纪70年代末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修正了后世对声学史的看法。

  胡久洲说,这次,他们为南通考古爱好者带来的是与曾侯乙编钟一起出土的一件珍贵文物——曾侯乙镈(bó)钟的复制品。

  虽然只是复制品,但这口镈钟却是1∶1还原了原貌。胡久洲介绍,镈钟高92.5厘米,口径60.5×46.2厘米,重134.8公斤,“是曾侯乙去世后楚王熊章所赠”。镈钟上刻有31字铭文,大意为:楚惠王熊章在位第五十六年的时候,从西阳得知曾侯乙去世的讣告,特地制作此镈钟送到曾国宗庙用以祭奠曾侯乙。先秦时期,一国君主为另一国君主铸造“宗彝”,目前仅此一例。

  为何在春秋晚期之后,曾国能受到楚国如此超乎一般的优待?旁边的另一口300多斤重的曾侯舆编钟给出了答案。

  编钟上铸有34行169字铭文,记录的一段史实与《史记·楚世家》可互为印证: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兄之难逃离楚国,后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于公元前506年举兵伐楚,楚国惨败,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楚昭王逃亡曾国,吴王尾随而至,以灭楚后分楚国汉水以北的土地赠给曾国为诱饵,胁迫曾侯交出楚王。危难时刻,曾侯舆却忠守与楚国的盟国信义,拒敌于城外,楚昭王才得以获救。为了感谢曾国的救命之恩,楚昭王与曾国盟誓,并从此缔结世代友好的盟约。事后,曾侯舆将这段史实铭刻于礼乐重器的编钟之上,以永传后世。经考证,曾侯舆与曾侯乙为祖孙关系。

  曾侯舆墓由于早期被破坏,在2009年出土时仅发现完整编钟6件。即便如此,这组曾侯舆编钟却与曾侯乙镈钟一齐,道出了春秋中晚期前后楚与曾建立“姻亲”关系的缘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州博物馆文物元旦将在江苏南通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