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午_s 发表于 2015-4-3 11:02

【采桑子】知青岁月

本帖最后由 黄柏午_s 于 2015-4-3 11:06 编辑

    【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共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共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至1800万之间。






【采桑子】知青岁月贺《随州知青》杂志创刊问世2015.01.02黄金明 写于随州寓所


知青岁月难回首,苦也难忘,乐也难忘,无悔青春洒四方。


麦黄秧绿谁裁剪,风也何妨,雨也何妨,寄梦当年老队长。


【采桑子】词格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辛弃疾、朱敦儒、欧阳修、冯延巳、柳永、晏殊、晏几道、苏轼、吕本中、纳兰容若、毛泽东等相关文学大家先后以采桑子为词牌作诗词。
采桑子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平⊙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4-3 11:20

好帖好词,大赞。
在下才疏学浅,无本事与您唱合。学习了。

黄柏午_s 发表于 2015-4-3 11:25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4-3 11:20
好帖好词,大赞。
在下才疏学浅,无本事与您唱合。学习了。

谢谢朋友捧场!拙作,让你见笑了。{:1_522:}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4-3 21:33

黄柏午_s 发表于 2015-4-3 11:25
谢谢朋友捧场!拙作,让你见笑了。

知青情结展现在随州网(图)
http://www.suizhoush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0796&fromuid=16637920
(出处: 随州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桑子】知青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