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11-9 14:27

民国时期随州的名小吃,你吃过吗?

本帖最后由 随天随地 于 2015-11-9 14:31 编辑


       ===这是刊登在民国时期的报纸上,有关随州(随县)的两个小吃,作者为远走他乡离家多年的随县人杨永顺,这两个小吃也代表他对老随县的记忆,从中我们也可窥探出当时老随县的风土人情!
   文中说:“故乡随县,地处鄂北,物产尚称丰富,人民生活淳朴,尤其是饮食方面素称简单,笔者忆起在故乡的早点和宵夜二样最大众化的小吃,至今想起垂涎欲滴,因离乡年久,恐怕后辈不详故乡文化,特将做法解释于后”——可见作者对故乡随县浓浓的乡愁!
    这里所说的两样大众化小吃,一为早点——黄鳝汤,一为宵夜——罐儿肉。相信除了上了年纪的,大多数随州人都没见过或吃过了,现在随州的大街小巷这俩样小吃已难觅影了,我们这些后辈如果不是看到作者的这篇《家乡味》,还真不知道故乡随州还有这两样当时最为普通和代表性的小吃了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11-9 14:45

转:   老随州人忆罐儿肉
      早先随州城上南关即现在新鼓楼斜对面有一家老俩口开的小肉馆儿。老头儿姓饶,似无子嗣。开煨肉馆儿

几十年远近闻名,因此人们都叫他“罐儿肉”。

   不知那饶老头儿从哪一代传下来的神工鬼斧,常见的五花肉.排骨.鸡之类掺和些葱姜粉丝老井水等等

装进小瓦罐,团团围在盛有几块炭火的破脸盆黄泥炉子上, 须臾竟香飘满街。于是随州城东南西北,五

方五地都有人前来端罐儿肉回家消受。每罐两角五分.货真价实。那砂罐看起来小,而将汤肉倒出实则能装

大半菜碗,且汤鲜肉嫩,脍炙人口,大人喝酒.小娃咽饭皆宜,真正色香味一应俱全,较之以煨汤称著的武

汉小桃园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罐儿肉不但营养丰富,吊人食欲,而且扶补羸弱.健筋舒肠.是弃病延年。那饶老头儿根据四季变化,

汤中配料也因时而换.拌之黄花菜.枳叶.海带.干豇豆.扁豆不一而足。这些配料多具药效纯粹益气理中,加

之汤肉不腻不淡.落口消化,简直是食物疗法的上品,难怪老人呷一罐儿,精神一振;小娃儿尝几口,闹着

不走呢。

   俺当小娃子时曾私下去品过罐儿肉,今天忆起也算过瘾之事。

   那天放学后见饶老头儿滚瓜溜圆倚坐前案就着罐儿肉喝酒儿,不禁放慢脚步想多闻闻香味好歹饱个

鼻福,盖听得大人教诲: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谁知不闻还好.越闻越馋,越闻越觉得大人教诲甚

假。那时家庭拮据 .饭都吃不饱,吃肉就实属非分之想了。

   忽一日我在一建筑工地捡得一些爪钉卖到废旧公司弄到一元钱便大摇大摆来到罐儿肉馆.饶老头一见我就

呵斥:哪儿来的娃子出去玩儿!狠么司?我来呷罐儿肉的!饶老头斜着小眼睛:把钱拿出来看一下!

    怎地欺我没钱?!先倒两罐儿吃了汇账!饶老头瓮声瓮气滴瞪着我:你这娃子人小口气还骚大.你小子

今天能拿出一元钱来看看. 老子不要钱送一罐鸡子你呷!我迅将卖爪钉的钱拿到他面前晃了一晃。他

果不食言,倒出一罐鸡炖黄花菜,那饶老头儿一根纸烟未抽到一半.一碗鸡炖黄花被我连骨带水弄得罄尽.且

长长打个饱嗝仍大摇大摆走出。那饶老头儿嘴里叼着烟屁股头儿看我离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今.饶老头儿早已作古,随州的罐儿肉断了香火 , 去年在北关大街偶见与饶老头的罐儿肉差不多的

罐儿肉,问及也是鸡排骨. 配有粉丝海带枳叶等赶快品尝,说实打实的话,与饶老头儿的大相径庭

汤不香.肉无味.令人仅有的一点点兴致荡涤殆尽.我心里说:这确不能算罐儿肉的。

    于是, 我便想起随州上南关早先那饶老头儿的罐儿肉来。
                                                                                                             ——见1989年《散文选刊》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11-9 14:34

==黄鳝汤==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11-9 14:35

==罐儿肉==

大王叫我来巡山 发表于 2015-11-9 16:25

写的很传神{:1_535:}

朱立早 发表于 2015-11-9 16:42

现在还能吃到没?求地址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5-11-10 21:42

朱立早 发表于 2015-11-9 16:42
现在还能吃到没?求地址

问问@老三届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11-11 04:26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5-11-11 05:39 编辑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5-11-10 21:42
问问@老三届
……“拆除大南门的规划是建一条共产主义康庄大道。(今烈山大道大十字街天桥至实中大门北)、大道中间是花园,两旁并列开汽车。还能落飞机”。这是随县县委的共产主义蓝图。
拆除大南门,这个在反右运动中的工程,按共产主义办,没有农民工会要工钱,都自代干粮日夜干活。折除的古城墙的大青砖,俗称三六九,即三寸厚六寸宽九寸长。一口这样砖重十多斤,砖面上刻印着道光或同治朝,及工匠和监制人姓名。好多好多这样的城墙砖今已流失的无影无踪。大量的破碎砖头,丢弃在泥土中。 我和一位小学学友饶品财,两人合伙拣这些碎砖,挑到几百米外修建中的中药材仓库卖给工地。每斤四厘。 这位学友铙品才,他爷爷在上南关街卖罐儿肉,一种随州古老土特产小吃,一间店面在今军翔广场公交站前的位置。临街饶爷爷一个大坞黑色瓦盆,平平用黄泥糊平,中间尺许木炭炉孔,熊熊炭火被码成三层的小陶罐围到。做的罐儿肉,选用土养猪腰窝肉加进多种调味料,预做成半成品后盛在一个个陶土小陶罐里,用文火慢慢燉制,随时调换成熟后的小陶罐受火位置,罐儿肉煲温后,一层肥厚汤面微微浮动,淳香的肉味洋溢着半条街。两张小木桌坐滿贩夫走卒,一杯大麦酒,一块火烧馍馍,消费不过三五毛人民币,酒足饭饱,面红腹胀,罐儿肉让人宠辱皆忘。
合伙人饶品财,和他爷爷一样实诚,在拆大南门城楼时,我俩抬一大筐,小跑地将碎砖送去中药材仓库工地,每斤四厘的收购价,一天下来,各人分钱两元多,累计千斤。
好景不长,大南门的碎砖资源枯竭。我们这合资企业寿终正寝。

节选于我的回忆录《母亲的艰辛岁月》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11-11 04:55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5-11-11 05:55 编辑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11-9 14:45
转:   老随州人忆罐儿肉
      早先随州城上南关即现在新鼓楼斜对面有一家老俩口开的小肉馆儿。老头儿 ...
此文看似我同年令人所写。
我所见有些不同……
〖汤中配料也因时而换.拌之黄花菜.枳叶.海带.干豇豆.扁豆不一而足。〗
1)当时社会底层生活普遍水平低,人们最大享用就是油水。不会用上述食材去配料。海带更不可能!随县物资靠木帆船从汉口逆流运来,一斤海带售价超过本土养的猪肉价……(大多配一点粉条千张……)
2)还有什么“排骨、鸡”……这也不会有。市井百姓两三角钱不会去吃一些瘦肉一根骨头的捞什子。“鸡”,更不可能……
3)我在铙老头家进进出出,可说是第一手资料。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11-11 05:20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5-11-11 05:23 编辑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5-11-10 21:42
问问@老三届
我所见鳝鱼汤,为在大南门城门洞口挑担卖缮鱼汤的马老二。
一付挑担,一头为炉和陶罐,一头一几一板凳。一碗一角钱,缮鱼切成条状在糊汤里……
我太穷,{:1_529:}无一分一厘,一天只吃两餐有盐少菜的饭。因家住在大南门左近,早晚常溜去打个眼晴平和。只见过没吃过。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11-11 05:32

我问Z上 发表于 2015-11-9 16:25
写的很传神

{:1_528:}写史料贵在真实。岁月流失,后来人就误导了。
{:1_538:}顶你帖,问好。。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11-11 05:46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5-11-11 05:56 编辑

朱立早 发表于 2015-11-9 16:42
现在还能吃到没?求地址
{:1_548:}早也失传了。。
如有兴趣,回随租间门面挖掘和开发这特色小吃,投资少见效快无风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时期随州的名小吃,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