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史话 人物 查看内容

曾国藩的密友——随州藉书法家李树人

2014-2-26 00:00| 原作者: 随天随地| 查看: 1010681| 评论: 15|发布者: 呆萌

分享到:
摘要: 据《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4卷,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记载: 曾国藩在京时与李树人交往密切,友情颇深。对其书法很是推崇,曾赞李之楷书“湖北第一,全国第七”。曾国藩还为其叔父之殁作表:《随州李君墓表》。可 ...

 

 

 

 

 

据《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4卷,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记载:    曾国藩在京时与李树人交往密切,友情颇深。对其书法很是推崇,曾赞李之楷书“湖北第一,全国第七”。曾国藩还为其叔父之殁作表:《随州李君墓表》。可见其关系非同一般。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寖昌大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曾国藩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奔跑的鸵鸟 2014-2-26 15:11
图片看不见,新浪博客不让外链接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6 15:14
本帖最后由 随天随地 于 2014-2-26 15:31 编辑

据《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4卷,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记载:    曾国藩在京时与李树人交往密切,友情颇深。对其书法很是推崇,曾赞李之楷书“湖北第一,全国第七”。曾国藩还为其叔父之作表:《随州李君墓表》。可见其关系非同一般。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寖昌大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曾国藩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6 15:20
奔跑的鸵鸟 发表于 2014-2-26 15:11
图片看不见,新浪博客不让外链接

现在可看吗
引用 易燃 2014-2-26 15:28
  写字写的好吗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6 15:34



此为其亲笔,你看好么?
引用 易燃 2014-2-26 16:00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2-26 15:34
此为其亲笔,你看好么?

  你会写毛笔字吗  会的话 我想请教你教哈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6 16:03
易燃 发表于 2014-2-26 16:00
你会写毛笔字吗  会的话 我想请教你教哈

惭愧!鬼画桃符岂能教人,随网人才多多还是另请高明
引用 封江游子 2014-2-27 09:14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圣人,能得到他的称赞的确是了不起的人物。
引用 yutu 2014-2-27 09:56
从曾国藩的《方圆人生》看他是一个非常圆滑的人!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7 09:58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4-2-27 09:14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圣人,能得到他的称赞的确是了不起的人物。

是啊,随州的才俊,可惜知之者少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7 10:01
yutu 发表于 2014-2-27 09:56
从曾国藩的《方圆人生》看他是一个非常圆滑的人!

他如不圆滑或许也不得善终!
引用 孑孓 2014-2-27 15:56
本帖最后由 孑孓 于 2014-2-27 17:03 编辑

曾国藩应李树文所求写的这篇记念文章,讲的是随州的旧人旧事,当故事听听还是能够给人启发的。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某月,随州的84岁的李某在家里善终。李某的哥哥的儿子是户部(财政部)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叫李树人,听到讣告以后打算去京师请假回老家吊丧。我到李树人住处去前往吊唁,对他说:“古代礼法有规定,家里有丧事,为官者要停职居丧。象你这样叔叔去世,叫缌丧(穿细麻布,五服之中最轻,服丧三个月),士子居丧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现在你请假回去服丧,正是符合古代礼法制度啊!”李树人回答我说:“我并不是因为礼法这样规定才去请假的,我真的是很悲痛,所以要请假回去奔丧。”并且哭着说:“叔叔下葬的时候,我计划在墓前立一个碑,宣扬一下我叔叔的人生经历,用来教育后生晚辈,这写碑文的事,请先生您千万不要推辞。”然后李树人一一详细地为我介绍了他叔叔生平的事迹,讲得非常详细。
    李树人一直对我很恭敬,现在又诚心诚意请我写他叔叔的碑文,我当然不会推辞。李树人的叔叔这个人脾气非常刚硬耿直,胆子很大做什么事都不惧怕。作为地方士绅为人处事一向秉承公心,即使谁与他私下有什么交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从来不予考虑。别人害怕的事,李公却更加敢于担当。嘉庆初年的时候,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到处在闹白莲教,江汉平原荆州襄阳等地全部都遭受了战争蹂躏。随州西边有一个大镇叫环潭,白莲教匪准备去大肆抢掠一番。李公得知这个消息后,号召全镇每家派一名壮丁,每人背一捆木柴,每人拿一根长竿,点燃柴,在环潭的河水边排成长列,柴火通宵不灭,火光绵延六七里,夜间照明以此防备教匪偷袭。教匪无机可乘,环潭镇得以保存而没有陷落。
    靠近李公村子边上有一块农田,时常被大水淹没而没有收成,官府要求此田隔壁左右几家承担这块田的税负,邻居几家都被这块田拖累得很苦。李公到官府各个部门苦苦哀求,告诉实情,最终官府免了这块田的赋税,象这样为乡里乡亲做的好事还有很多,大多都是这样为乡民谋利的实事。所以,附近乡里要做什么事,必须有李公的倡导,事情才能够办得成功;乡里有什么争讼,只有李公出面才能够调解矛盾。李公家里有什么好事,大家都一起感到高兴,都去祝贺;李公如果得了病,大家都相约去看望他;李公去世的消息传来,十里八乡的人都感到非常悲伤。
    李公一家世居随州,以前家境并不好。李公小时候跟他哥哥(李树人的父亲)发愤读书,后来自己感觉靠读书考取不到功名,不能光耀门楣,于是开始经商,后来成为大富之家。李公做生意赚钱之后,拿出大量钱财资助他的哥哥读书考科举,但是他哥哥也一直没有考上。后来,李公拿钱为他的哥哥到县里捐一个前程,被任命为县丞(副县长),过了一段时间后升任云南嵩明州知州,接着李公也以武学生的身份担任都司(军)职。从此以后,李家子弟文武学业都有成就,家族慢慢开始兴旺,成为地方大户望族。
    李公(李树人的叔叔)讳某,字某,曾祖是某某,祖父是某某,都没有当官。李公的哥哥当过嵩明州的知州,是李家最早出人头地的,后来被封为奉直大夫。李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给了自己哥哥当儿子(因为这个当嵩明州的知州哥哥很晚才生的儿子),李公的小儿子叫某某,孙子叫某某(译者注:曾国藩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这里没有写出李树人的曾祖、高祖的名字,也没有写出他儿子、孙子的名字,大概是原文遗失的缘故)。李公的哥哥去世以来的二十年,李公抚育哥哥的子女非常用心,他的侄子李树人到京城做官,他象资助自己哥哥一样地一如既往地资助这个侄子。李公对待自己哥哥的儿子就跟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模一样,不管是继嗣的还是哥哥亲生的,都一样地爱护。
    呜呼!现在大家都称赞李公这个人,说他为乡里做了大量的善事;听熟悉了解他的人说起来,象李公这样为家族做出的巨大贡献,付出的巨大努力,一般人真是做不到啊,就因为一般人做不到象李公这样为家族的辛勤和无私的付出,所以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被人忘记的。_____________曾国藩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7 16:06
孑孓 发表于 2014-2-27 15:56
曾国藩应李树文所求写的这篇记念文章,讲的是随州的旧人旧事,当故事听听还是能够给人启发的。

翻译的很好,先生古文功底深厚啊
引用 孑孓 2014-2-27 16:14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2-27 16:06
翻译的很好,先生古文功底深厚啊

呵呵,不敢当,用不着“先生”两个字啊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2-28 10:46

附《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huan),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tui)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zen)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yong,su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nang,tuo)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查看全部评论(15)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