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7471|回复: 21

一枝一叶总关情--记随州市富民食用菌开发公司总经理严贤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6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封江游子 于 2014-7-16 17:32 编辑

     前言:前几日,我们组织部分网友去洛阳镇采风,美轮美奂的花卉让我们流连忘返,回来网友们发了一些帖子,引起很大的反响,部分图片被《楚天快报》等多家媒体采用。但是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否真的有这么成功,这个观光农业的项目是否有前景。由于当时我们忙于游玩,没有深入了解,所以回来写帖子侧重于发图片,疏于介绍这个合作社和观光农业的一些情况。为了对网友负责,我特地对这个合作社进行深入调查,写了这个文章,请大家指正!



严贤涛,男,曾都区洛阳镇农民,1973年2月8日出生,高中文化程度,助理工程师职称。现为随州市富民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随州市九口堰富民蘑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随州市曾都区菇稻栽培协会会长、曾都区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曾都区科技特派员。

1992年高中毕业后,严贤涛看到农民们死守着自已的“一亩三分地”,秋种麦、夏种稻,养牛为耕地、养鸡为过年、种田只求肚儿圆,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户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缓慢。他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外地有农民利用废木屑、稻草、牛粪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他意识到食用菌是一种“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于立志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引导当地农民一起栽培,利用食用菌脱贫致富奔小康。随后,他先后自费到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等学习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技术,回家后先后创办了菌种生产厂、随州市富民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引导周边农民一起发展食用菌产业,2005年以来,他先后发起成立了随州市曾都区洛阳富民珍稀菇协会、随州市九口堰富民蘑菇专业合作社,组织了数百农户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一、心系农业,创新“菇—稻”高效栽培模式

以前,菇农们栽培食用菌一是采用椴木栽培,二是运用袋料层架栽培,但这两种模式一方面耗用大量的林木资源,另一方面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周期长、投资大、效益低。

看到林木资源越来越少、面临枯竭,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人们收入越来越低,食用菌产业不能持续发展,农村大量劳力外出务工等,严贤涛感到心痛,并积极寻找利用农作物下脚、秸杆、畜禽粪便等替代林木材料来发展食用菌,实现食用菌持续发展。

2006年以来,严贤涛利用在外学习的蘑菇种植技术和经验通过试验示范,开发出“袋料香菇+水稻”、“双孢蘑菇+水稻”等“菇—稻”新技术高效栽培模式,将层架式改为大棚地栽。

在“菇稻”栽培试验中,他先后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蒸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感污;养菌堆放过密,不通风,造成烧袋;转色光线过强,造成不出菇;越夏温度控制不力,造成菌丝烧死;稻草料未充分发酵腐烂,水分过大,造成菌丝不生长;病虫害防控无经验,造成菇被虫、鼠危害等。如2005年春,他采用稻草地栽双孢菇15亩,由于稻草和牛粪发酵不充分,水分过大,酸碱度未调到合适的比值,结果造成菌丝大部分死掉,15亩田只收了几斤菇。又如2007年夏初,他试验栽培了地栽香菇10亩10万袋,由于灭菌不彻底,造成8万筒菌袋感染杂菌,同时越夏时棚内温度超过35度,造成7万袋菌丝被烧死。这次投资26万元,几乎血本无归。

失败不失志,失败不气馁。严贤涛将这几次失败当成成功之母,他痛定思痛,认真总结栽培技术中教训与经验,并积极请教市食用菌协会、华中农大真菌研究所的专家,不断探索和反复试验,终于总结出一整套“菇稻”高效轮栽培新模式、新技术,并引导农民栽培。

“菇—稻”栽培模式比传统栽培模式的效益显著提高:每亩袋栽香菇可获纯收入4万元以上,每亩栽培双孢蘑菇可获纯利5000元以上,分别是种植小麦收入的五十倍和十倍;稻谷每亩可增产100公斤以上。

“菇+稻”循环模式已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科协、随州市农业局、随州市科协、随州市食用菌协会、曾都区政府等领导的好评。2008年,华中农业大学对他创办的九口堰“菇—稻”基地进行了论证并认可,同时专门授予了“菇—稻”周年生产试验示范基地的扁牌。

“菇—稻”轮作栽培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有序开发、循环利用的模式,是广大农民朋友们致富增收中一项短、平、快的重要门路,是确保食用菌产业发展走上集约型、创新型、观光型、效益型发展之路有效措施,是建设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目前,随州市和曾都区科协已将他创办的九口堰“菇—稻”栽培基地作为市、区两级科普示范基地。

在食用菌栽培推广中,他在创新“菇—稻”绿色生态高效栽培模式的同时,还积极推广自创的简易灭菌灶技术革新,每只灶由三个汽油桶改进拼装焊接成本只需300元左右,比传统的水泥灶每灶成本需3500元铁灶每灶成本需6000元分别节约成本10到20倍而且灭菌数量铁灶水泥灶比多5倍以上,为随州菇农节约投资建灶成本1000万元以上。

以前菇农用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灭菌时都是用大铁锅或水泥灶,建一座需费用三至五千元,而且每次灭菌数量少(不足1000袋)、灭菌不彻底,有死角现象。严贤涛通过研究发明,用一般油桶改装的简易灭菌灶(三个油桶),灭菌数量能达二至三千袋,是以前的三到四倍,而且搬运方便,灭菌彻底,费用低(每灶成本只有三百元左右)。简易灭菌灶率先在洛阳推广应用后,何店、殷店、三里岗、柳林、万和、草店等乡镇菇农积极学习并引进了该技术,严贤涛对每一菇农都无偿传授其简易灭菌技术。


他还创新开发食用菌盆景,将食用菌栽培与旅游农业、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如今他已成功利用盆景栽培了金针菇、蘑菇、灵芝、杏鲍菇等2000余盆,让人们在认知各类珍稀食用菌的同时,可观可赏,收到很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服务农民,带动数百农户快速致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严贤涛在自己带头示范栽培、带头致富的同时,积极向周边农户采取“三包” (包菌种、包技术、包产品收回)的方式,带动农民种植。

在菌种供应方面,他推介并提供优质菌种,对所有种菇农户,他都签订“三包”协议,若达不到预期收入,他则负责赔偿。这“三包”协议让菇农放心种、大胆种。十余年来,他引导的农民没有一户因为菌种或栽培技术等原因引起的纠纷。

在技术指导方面,他一方面免费向菇农印发栽培技术资料,另一方面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对菇农进行现场指导。十年来,严贤涛先后在洛阳、何店、府河、万店、淅河、新街、安居、万和等乡镇,为菇农讲课200余场次,培训菇农10000余人次,免费向菇农发放技术资料15000余份。

在产品销售方面,菇农种植的香菇、蘑菇、白灵菇等,若市场俏销,他农民直接销售;若市场滞销,菇农愁销路时,他则全部回收,然后自己出资到武汉、广州、桂林等地寻找销路。如2008年春夏之际,当时市场上双孢菇行情下跌,一些种菇农户感觉种菇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严贤涛则按当年签订的合同价款,全部回收。那年,他共回收双孢菇200吨,每公斤高于当时市场价0.4元,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他自己则亏损20余万元。此举,让严贤涛在菇农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他还投资20万元新建了两座保鲜冷库,投资4万元兴建菌类烘干和腌制设备,免费让菇农储存或烘烤鲜菇,以确保菇农卖个好价钱。如2010年4月,菇农孙宗涛在他的冷库里储存香菇,因为停电导致香菇损坏变质不能出售,严贤涛想到其家庭实际困难,不仅没有收其储存期间的电费,反而向其补偿了应收的6000余元菌种款。
三、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对有些想发展食用菌,而又无资金的困难农户,严贤涛积极帮扶“献爱心”,一是采取赊销菌种和栽培材料,直到菇农有收益后再收菌种本金;二是对特困户无偿送菌种和材料进行帮扶。近年来,他先后帮扶物资价值6万余元,帮扶了近百户依靠栽培食用菌走上了致富之路。

2008年以来,通过严贤涛的努力,共带动了洛阳镇及何店、府河、枣阳、安陆、钟祥、京山等周边二十余个乡镇4000余户菇农发展“菇稻”模式栽培,栽培面积达4200余亩,户平收入6万元以上,年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

对困难农户,他在菌种、栽培材料等方面进行帮扶,一是采取赊销菌种和栽培材料,直到菇农有收益后再收菌种本金;二是对特困户无偿送菌种和材料进行帮扶。近三年,他先后帮扶了22户依靠栽培食用菌走上了致富之路,帮扶物资价值2万余元。

在他的带动下,2008年先后20余农户发展50余亩,2009年带动100农户发展250亩,2010年带动300余户发展400余亩,2011年带动800余户发展近期1200亩,让这些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就业和快速致富的梦想!

如九口堰富民蘑菇专业合作社社员、九口堰村四组农民蔡艳安,2010年种了3亩多香菇,收入10万多元。近三年,每年都投资二十万元,种了近6亩田6万袋香菇,年纯收入30万元。

严贤涛是一位具有爱心的人士。2008年洛阳镇遭遇暴雨袭击,镇内的桃园河水库出现溢洪,九口堰村一组泄洪闸未打开河道涨水满过堤坝,主要道路涨水齐腰身,上百亩的农田和几十户村民房屋面临洪水冲袭,严贤涛主动带领九口堰村民聂仕宝、何福生、徐长存,用两根沙树搭天梯,第一个上去,一步一滑,冒着被波涛汹涌的洪水冲走的生命危险,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几次差点滑下来,终于爬到闸坝上,把闸门打开,河水水位迅速下降,农户房屋和农田庄稼转危为安。又如2014年7月11日,洛阳镇九口堰一组村民郭定云妻子遇车祸,倒在公路旁边,身负重伤,无人搭救,严贤涛路过时,主动停车查看,发现她浑身是血,生命垂危,肇事司机也撒手不管,无人理采。这时,伤者丈夫赶到,于是,严贤涛和伤者丈夫把伤者抬上自己的车,迅速开往洛阳卫生院抢救。在当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世风日下,许多人不敢扶人、不敢救人的社会环境中,严贤涛的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不考虑个人安危的行为,可歌可泣。

四、雄心仆仆,以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作为新的起点。

我市林木资源和农作物秸杆丰富,发展食用菌潜力巨大。而食用菌产业又是一项典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循环产业和无烟工业。

目前严贤涛正计划将“菇稻”高效栽培模式在随州全面推广,力争让更多的农民依靠小小的食用菌走上小康之路。让食用菌产业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实行“公司+合作社+协会+品牌+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是建设随州市最大的“菇—稻”高效轮作标准化示范栽培基地。带动3000以上农户,发展基地5000亩以上,力争年产值2亿元以上。

二是创新推行随州市最先进的食用菌工厂化、集约化、标准化、无公害栽培,建一座集菌种生产、食用菌保鲜库、加工、分装、腌制、烘干、销售于一体的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厂房和智能温棚。

三是建立湖北省最大的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规划面积2000亩。

2013年9月,严贤涛到新疆等地考察发现万寿菊、薰衣草等花木,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食用、药用、美容价值,亩平纯收入6110元,而且适合随州地区发展。

为了提供洛阳镇千年银杏谷旅游景区看点,变“一季游”为“四季游”,结合曾都区委区政府发展七彩农业部署,九口堰合作社通过与银杏谷景区农民协商,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共流转土地100多亩,签订了15年租赁合同,发展花卉种植。

目前,已种植了万寿菊、百日草、薰衣草等十余种花木,总投资近千万元。

他们计划以千年银杏谷旅游景区为载体,将花卉产业、食用菌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不仅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而且实现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让外地游客从“秋季游”变成“四季游”,推动景区经济发展。

合作社还计划让景区农民以土地入股,共同开发花卉产业、食用菌产业、林果产业,共同促进旅游经济、旅游农业发展。食用菌产业以香菇、蘑菇、杏鲍菇、猴头菇等为主;瓜果产业以葡萄、草莓、蓝莓、银杏、板粟等为主。


四是发展花卉产业,将建设银杏百花谷、花海、薰衣草庄园,计划发展面积5000亩以上。

五是建一家生态、节能、循环、科学、环保型的富民山珍生态农庄,主要从事生态菇类餐饮、菇类超市(银杏谷各类土特产)、游客住宿。

六是建设湖北省最大的菇类盆景园,将旅游农业有机结合。

七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力争合作社栽培的各类食用菌产品成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强化品牌战略,拓宽市场占有率,力争“严吉”、“九口堰”牌食用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让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八是建立无公害食用菌种植、加工全过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九是研发、推广适宜随州地域及周边地区环境种植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白灵菇等各类珍稀菇品种。

十是积极研制新型、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栽培原料。

2005年以来,严贤涛先后荣获“曾都区食用菌行业突出贡献奖”(2007年)、“曾都区星火科技带头人”(2005年)、洛阳镇“致富模范”(2005—2009年)、曾都区劳动模范(2010年)等荣誉称号。

严贤涛创办的富民食用菌开发公司先后被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三级食用菌协会授予“菌种生产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用菌种生产先进厂家”;2007年3月,随州市技术监督局授予“万吨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2010年11月,随州市委书记王祥喜、市长刘晓鸣等领导专程来九口堰“菇稻”轮作栽培基地进行调研指导,并指出:随州农村要大力推广“菇稻”轮作栽培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中国食用菌首席专家张金霞以及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科技厅、华中农业大学、随州市农业局、市科技局等领导、专家先后前来考察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州日报》、随州电视台、《湖北日报》、《农村新报》、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等媒体,多次对严贤涛和他的菇稻高效栽培模式、高效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宣传报道。

荣誉属于过去。在新的起点上,严贤涛决心在各级常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扬心系民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一长,引导更多的农民走上康庄大道,为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币 +50 贡献 +50 收起 理由
来啊打我啊 + 15 + 15 很给力!
老农民 + 15 + 15 我用评分来表明态度
临溪而渔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江游子 于 2014-7-16 17:31 编辑

救人那天正好是我们去采风。中途他返回去接人,等了好久才来,原来是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MMS_20140716_051522_22.jpeg MMS_20140716_051532_37.jpeg

MMS_20140716_051437_75.jpeg

MMS_20140716_051442_74.jpeg



MMS_20140716_051446_56.jpeg

MMS_20140716_051452_23.jpeg




MMS_20140716_051527_37.jpeg



MMS_20140716_051501_17.jpeg
MMS_20140716_051511_16.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贡献 +16 收起 理由
封江游子 + 16 + 1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6 2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原来严总背后的故事有这么多,油生敬佩!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贡献 +16 收起 理由
封江游子 + 16 + 1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6 2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游子哥哥好文采呀!又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爱心人士!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贡献 +16 收起 理由
封江游子 + 16 + 16 谢谢盼盼!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随州网A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呀,如此生态农业之花.被楼主写成商业化之家!
从生态农业着墨、此严总所处高度就不那么不胜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封江游子 + 20 + 20 嘿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4-7-16 22:30
哇,原来严总背后的故事有这么多,油生敬佩!

恭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总扎根农村,致力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势头强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4-7-16 22:30
哇,原来严总背后的故事有这么多,油生敬佩!

有时间再专门来一趟,来一个面对面,咋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不到HaSang° 发表于 2014-7-17 10:26

刚才见过哈桑。

来自随州网A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6-1 1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