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8514|回复: 14

看看文峰塔墓地出土的宝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位于随州市东城区,现隶属文峰塔社区居委会二组。自2011年起,随州市城市建设逐步扩展至文峰塔墓地一带。鉴于历年此地都有重要曾国的曾侯文物出土。为配合城市建设工程,对工程区域进行了勘探。共发现墓葬60余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对勘探出的墓葬进行了发掘。

file:///c:/DOCUME~1/chushi/APPLIC~1/360se6/USERDA~1/Temp/W08192~1.JPG W020140412343960561887.jpg
===造型优美的铜灯

W020140412343960437284.jpg

==出土的曾侯丙铭文


W020140412343960516787.jpg

==带随字铜器铭文


W020140412343960715788.jpg

==部分随葬器物




file:///c:/DOCUME~1/chushi/APPLIC~1/360se6/USERDA~1/Temp/W0819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共发掘东周墓葬54座,其中土坑墓54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共57个单位。土坑墓皆为长方形或方形,大部分为东西向。按墓坑规模可为分大中小三类,其中大型墓7座(长度在5米以上),中型墓8座(长度在4米左右),其余皆为小型墓葬。坑内填土皆为黄红色五花土,土质板结、未见夯筑。在3座大型墓葬中发现有腰坑,坑内或葬狗,或葬陶器。

  土坑墓葬中皆有木质葬具,根据朽痕可判定有一椁三棺、一椁二棺、一椁一棺和单棺四种。部分已朽棺椁墓的棺盖上还可辨有棺饰物,棺内大部分都有朱砂,葬式都为仰身直肢,头向东。


    发掘的最大一座墓葬为M18,墓坑平面呈亚字形,在其南部有一阶梯墓道,墓道阶梯共15级。墓口南北长16.6米,东西宽15.6米,墓口至墓底深9米,墓坑四周设有三级台阶。葬具为木质,为一椁三棺,椁室分东、南、西、北、中五室,棺室居中。该墓早年曾遭盗掘,值得庆幸的是,唯东室未被盗掘,出土有鼎、簋、簠、鬲等70余件铜礼器。椁底设有“井”字形的垫木10根。在椁底板下的中部有一圆形腰坑,坑内放置陶罐1件。另在墓坑的东、北、西三面各有一2×2米的器物葬坑,坑深7.6米。根据器物形制及打破关系,该墓的年代应略晚于曾侯乙墓,属战国中期。根据墓葬规模和出土铭文推断,应为一代曾侯墓葬,墓主为曾侯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发掘还发现了2座车马坑和1座马坑。车皆为整体随葬,均为两轮独辕。其中1号车马坑为2马驾,从位置看应归属M43号墓;2号车马坑为4马驾,应归属M29。马坑1座,坑内共葬马8 具,由于附近没有与之对应的墓葬,其归属无法确指,可能属于墓地的祭祀坑。

  本次发掘所出遗物有铜、陶、玉石等各类质地的文物千余件套,其中铜器占半数以上,大部分铜器上有铭文,铭文有“曾”、“曾子”、“ 曾公子”及“曾孙”、“曾大司马”、“曾大工尹”等。根据铭文可知,土坑墓葬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另发现有少量战国晚期的楚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峰塔墓地的新发现和学术价值:  

文峰塔墓地发掘不仅获得了一批重要曾国遗存,而且创造多个首例

  一、首次在随州境内科学地、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曾国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带有曾字铜器的铭文,是建国以来所发现墓葬身份明确最多和最为集中的一次发现。对于判定墓葬国属及墓主身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曾、楚墓葬的同时发现,对确立楚灭曾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年代学依据。

  二、首次在随州境内发现了曾国的车马坑,已清理的3座车马坑为2马驾和4马驾。对认识和揭示春秋曾国车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三、首次新发现了一座战国曾侯丙墓,其年代略晚于曾侯乙墓,这是继曾侯乙墓和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发掘后所发现的又一代曾侯墓,填补了西周早期至战国时期曾国之间的空白,对揭示曾国政治中心的变迁及重构曾国历史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四、首次新发现了亚字形的墓葬,刷新了目前已有的东周墓葬形制。根据墓葬规模和出土曾侯铭文,可判定文峰塔墓地应为春秋晚至战国的曾侯墓地。

  五、首次新发现了春秋中晚期曾国青铜器失蜡法铸造的直接证据。在M33出土的一件青铜盘的铜梗上发现了众多清楚的蜡流痕迹,这一不可颠覆的新发现,使得迄今纷争不已的失蜡法铸造法有了一个定说。

  六、首次新发现了随国铜器。在M21中除出土了一批带曾字铭文的铜器外,同时还发现了一件带有“随”字铭文的铜器,铭文为“随大司马嘉有之行戈”。 随字在此无疑作国名,这是建国以来经科学发掘出土的第一件随国铜器。随国器出于曾孙邵的墓葬中,为曾即随说增添了又一重要的新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对外开放,可以去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贡献 +3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3 + 3 欢迎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还真是块宝地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贡献 +3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3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贡献 +3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3 + 3 欢迎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贡献 +3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3 + 3 多来这里看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水百合 发表于 2014-4-16 08:51
什么时候对外开放,可以去看看。

还早呢,宝贝刚清理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阴似水 发表于 2014-4-16 09:40
随州还真是块宝地啊

这得托老祖宗的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博物馆开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土的地方在文峰塔社区居委会二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6-16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