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11793|回复: 12

寻根问祖说族谱(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9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去年年末,本坛资深网友逍遥仙翁@逍遥仙翁 连发三贴追问《我们的祖籍在哪里》http://www.suizhoushi.com/thread-599584-1-2.html引人深思,让我也萌发了找找我的祖籍的想法。中国人都有点寻根情节,总想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也好对自己和后人有个交代。这也是中国人重史的传统使然。当然要弄清楚这些先得从自己的家谱,也就是随州人说的“派”上追根溯源了。
    50da81cb39dbb6fd0aac50b00a24ab18962b37b4.jpg
   家谱,也叫族谱 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也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


   家谱主要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不仅中国,而且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都存在着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中国山东来认祖寻根。

   近年来,中国各地民间又兴起修族谱的热潮,各种宗亲联谊活动此起彼伏,各姓氏的祖宗祠堂也恢复重建,这显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是民间认祖归宗的一种自觉。现在日益安定、富裕的生活,则提供了兴修家谱提供充足的资金和精力。在乡土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松散的情况下,修家谱被认为是维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种途径。人们热情操办家谱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一种凝聚力。全世界恐怕中国人特别是汉民族最为重视族谱兴修家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可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因为我们的家谱是历史的三大支柱(国史、地志、家谱)之一,理应高度重视,绝不可让其中断。虽然现在续写家谱的人很多,但还不够普及,有少数不够规范。只是一种自发的个人行为,缺少组织领导和专家指导。希望随州的文化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对此加以引导,为文化随州作出更多贡献。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9 贡献 +9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9 + 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也是国家的历史补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9 贡献 +9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9 + 9 欢迎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学习雷锋 发表于 2015-4-9 11:51
也是国家的历史补充了。

就是这样的,家谱另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更加生动。如果我们如今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逍遥仙翁 发表于 2015-4-10 11:12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可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因为我们的家谱是历史的三大支柱(国史、地志、家谱)之一,理 ...

好提议!
国家国家,国和家是相辅相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4-10 15:01
好提议!
国家国家,国和家是相辅相成的

    谢谢版主的肯定和鼓励。纂写家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家族的支持,专家学者的指导。档案馆、图书馆应广泛收集家谱,从中吸取精华,整理出适合随州地区创修续修家谱的指导意见,并适时给予辅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逍遥仙翁 发表于 2015-4-11 16:24
谢谢版主的肯定和鼓励。纂写家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家族的支持,专家学者的指导。档 ...

中国很多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有收藏家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4-11 18:50
中国很多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有收藏家谱的

是的,家谱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应当注重收藏。我已交了两份家谱到档案馆,还有一份也准备交去。这样,既有利于谱牒的长期收藏,也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翔实的历史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印度
本帖最后由 火蛇 于 2015-4-29 21:57 编辑

环坛黎家大院  黎家在清朝可是大族  清朝民国环坛的房子  多是黎家产权
据说是黄陂黎元洪亲族    黎家曾经是慈禧太后身边二品大員 可能是八旗子弟  清兵入关跑马占地   自随州环坛 枣阳 陨阳 很多地是黎家土地    黎家据说在台湾 香港有后裔  自清朝覆灭 辛亥革命    袁世凯黎元洪 国民党军 共产党革命胜利   黎家族人多迁徙国外  黎福记 听说没有  如果环坛黎氏宗谱 修家谱 寻宗亲  环坛经济可能撘海外黎家资金搞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印度
●王春梅
    老辈们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环潭的房子,安居的娘子。”大意是随县早年最好最奢华的民居房屋大多集中在环潭镇,而最能干最美艳的女子大多出自安居镇。
    其实,追塑历史脉络不难理解这两句话。明清时期,随州水运发达,当时著名的四大水运码头当属厉山镇、安居镇、环潭镇和淅河镇。安居,属南北交汇中转驿站码头,许多青壮年男子长年外出跑船,女子结婚后便取代丈夫担负起守店养家、照护家中老小的责任。因水土和自然气候所致,这里的女子多生得美艳动人,来往船只从外地流入的布匹衣妆又都很新颖,时尚靓丽的妆扮加上勤劳能干因而著名一时,是当年随县其他地方女子无法望其项背的,人们亲昵地称她们为: “安居娘子”。如今闭目,依稀可以想象那些在九街十八巷买卖女红脂粉、灿若星辰的美丽女子。每当夜色降临,河道的桨声重重,空巷灯影朦胧的情景和婉转的叫卖声又好似一部没有颜色的老旧电影,让人叹息感怀。
    而作为当时最繁华的终点停靠码头——环潭镇,则是朝廷派遣的巡检司和很多富绅趋之若鹜的聚居地,所建房屋,架构精良,奢华绝美,极具地方特色。放眼望去,雕梁画栋,楼台亭榭,烟云浩渺的天际,多少流年岁月成蹉跎往事。当年繁华一时的五千多间华丽楼宇,如今,只剩黎家大院仍在风雨中为后人静默坚守着关于 “环潭老屋”的那段著名传说。
    春雨的街巷寂寥悠长,站在玉石巷的青石路上,仰望时间雕刻过的黎家大院门楼,苍凉斑驳的漆木依旧可辨昔日主人显赫的富贵和声望。
    据《环潭镇志》主编陈本涛老人(环潭政府退休干部)介绍,黎家大院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为当时富绅黎福记所建,五进四合院,杉木立架式二层楼房,四进均有回廊相连,后进为黎家小姐绣楼、花园和戏楼。立架属青砖上顶的风火檐结构,防火隔热能力较强,故未受到战火破坏而保存至今。
    黎家子嗣众多,目前陈老所熟知的只有其偏房所生子嗣 (现移居随州市郊)。据偏房子嗣介绍,黎福记少年时家境也曾贫寒,十几岁用扁担挑着被褥从麻城乞讨至环潭,后经一老员外收留。因聪明过人,又善良厚道,不到两年便从伙计升为账房,深得老员外的信赖和欢心,把唯一女儿终身托付给他。黎福记凭着聪明才智和勤劳把岳父过继的家业不断扩充壮大,当时其田产横跨现今随州和枣阳两地,自此开始发迹,逐渐成为环潭有名的富绅,后不惜重金从各地派请能工巧匠建造豪宅,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名居。
    清雍正年间,环潭借由繁华的水运码头迅速成为随西南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商贸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地来此落籍经商者大多结帮经营,山西会馆、江西会馆、黄州会馆、船帮公所(水运帮会)等应运而生。因此,很多朝廷派遣官员、乡绅及外地客商纷纷效仿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在其周边置地筑造豪宅,相互攀比,竭尽奢丽之粉饰,从而成为当时随县最集中、最富有、最著名的民居建筑群。
    因常年无人居住和修缮,黎家大院清冷深幽,回廊楼板有些地方已经破旧断裂,但一楼大厅依然宽敞明亮。登高远观,整栋房屋紧密相连,一气呵成,屋脊圈连成四个大大的“回”字,精美绝伦,古朴奇伟,极具浓郁地域特色,堪称随县古典民居中的奇葩!然而,只有深入黎家大院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古宅的恒久魅力,才能真正理解 “环潭的房子”究竟是何等奇特精巧!黎家大院是建筑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及创新,仿佛旧时穿着旗袍的忧郁女子,撑着油纸伞轻轻走过细雨的清晨,无声无息却想要靠近……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5 贡献 +15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15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火蛇 发表于 2015-4-29 21:34
环坛黎家大院  黎家在清朝可是大族  清朝民国环坛的房子  多是黎家产权
据说是黄陂黎元洪亲族    黎家曾经 ...

环潭的黎家和厉山的何家、秦家一样都是当地的望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3-29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