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书为伴 发表于 2015-7-23 12:38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10:56
【随州市方志学会筹备设想书】
……
随州市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这个可以参加:victory:

zhong 发表于 2015-7-23 13:34

支持!

一笑误浮尘 发表于 2015-7-23 13:35

长的磕碜还没钱 发表于 2015-7-23 06:11
杀上东京

拉倒吧,某伟人战争赔款都不要了,跟鬼子做了朋友。

一笑误浮尘 发表于 2015-7-23 13:48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07:45
返随途中,我站在淅河大桥,遥望漂水河上游的塔儿湾高城方向。
不禁老泪纵横,在下在人世也到尽头,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13:59

一笑误浮尘 发表于 2015-7-23 13:48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1_538:}
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的内心是充实的,面对孤独会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1_522:}

远方的家 发表于 2015-7-23 14:01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10:27
我查我手头上现有资料,原随县地名志,(30多年前编制),没有“观日湾村地名。不知何故?
原 ...

你贴的图片中有显示,群青村关二塆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14:02

泥书为伴 发表于 2015-7-23 12:38
这个可以参加

{:1_538:}欢迎随州才子{:1_522:}

西风烈马 发表于 2015-7-23 14:15

本帖最后由 西风烈马 于 2015-7-23 16:49 编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古今对比,我们才会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饱经沧桑的老三届的建立地方志学会的建议很好。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7-23 14:36

老前辈一出,不同凡响{:1_536:}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16:26

远方的家 发表于 2015-7-23 14:01
你贴的图片中有显示,群青村关二塆

{:1_522:}呵,不好意思,关二湾是因姓关的两兄弟为建湾人,故名。距华宝山主峰南方约4里,在当地是座人口较多的大湾子。
所建四层碉楼,为清末民初防匪患所建,特别是河南土匪。具体典故村中长者应还记忆。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7-23 16:36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5-7-23 14:36
老前辈一出,不同凡响

{:1_522:}问好
我同杨林曾议过,将《随州史话》《随州方言》两版区合并为《随州方志》版区,内分设若干分区栏目。你为首版主。
只不过是初议,如正式改版前当先征求你意见。宗旨是提升版区文化内涵。{:1_522:}

辐射 发表于 2015-7-23 16:37

远去的历史不能忘记顺便提一句这本《随州史话》上有我姥爷的名字这书我有一本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淅河费屯惨案寻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