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随州饭桌上的礼仪是“传承”还是“简化”,你怎么看?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随州人,你是否在参加他人饭局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主家在邀请入座的时候往往会说:“长辈,你请上座”,而后依次按辈分排座。若某人先吃好了,会缓缓站起来,右手拿起筷子放到左手上而后客气的说:“某某你慢点吃”。当然有人会回:“你没吃好!”。看似很小的细节确包含了很多道理,单凭拿筷子就有三种不同的拿法。我相信年长的人肯定对这个不陌生。但是这几种礼仪往往在年轻人身上体现的并不明显。
作为一名年轻人,个人观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些礼仪不能一味的去传承,有些东西可以简化成言语理就行,太过麻烦,这样显得过于古板不说,而且不自在。吃个饭,在哪个位置都是吃,有时候还分不清上席到底在哪。还是随意点,以吃好为目的才重要。(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当然也有人认为礼仪是传了多少年传下来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不传承显得个人修养不高。面对这一问题,大家说说这些饭桌上的礼仪是传承还是简化?谈谈大家的看法? 本帖最后由 happy_happy 于 2016-8-4 11:29 编辑
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客人都是好哥们,当然是尽兴为上:客人成份复杂,应该注意礼貌。
事实上,现在的礼仪也简化了不少了。比如说,坐上席就不太讲究,往往只是将重要的客人安排在相对僻静的位置,将小辈安排在方便端茶倒水端菜酌酒的位置,这还是要讲究的。
比如说上菜,现在很多情况下桌子可以旋转,菜放在桌子上即可,但是,遇到桌子不能旋转,又有重要客人时,新上的菜一般要先放在重要客人面前,这就要劳动陪酒人员注意及时调整菜盘的位置。
还有,过去的礼仪包含丰富的信息,了解信息可以加强沟通,不至于在酒席上乱咵而丢人。比如说放筷子,父母健在,单亲,双亡,放筷子的方式就不一样,年轻人可以不讲究,吃完就自然放筷子即可。不要搞的不伦不类,特别有年长的人在席上时,年轻人可以等一等,让年长的人先放筷子,让客人先落箸,主人后落箸,这个礼还是要讲的。 本帖最后由 圈里圈外 于 2016-8-4 11:42 编辑
以上仅个人观点
仁义礼智信好的传统都没继承下来,迷信巫术陋习愚昧的蔓延开来…… {:1_548:}{:1_548:} 我反正平时没那么麻烦,该省就省。 有长辈的还是要注意下,老一辈的有的比较在乎这些, 酒桌礼仪无小事 该懂的规矩,还是要的。被别人戳脊梁骨 骂你没教养就不好了。 不要搞那么复杂,太复杂了不好 happy_happy 发表于 2016-8-4 11:22
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客人都是好哥们,当然是尽兴为上:客人成份复杂,应该注意礼貌。
事实上,现在的礼 ...说的有道理。 古老的中国,本就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的许多礼仪是不可不讲的。其实,世界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礼仪,在外宾场合都是十分讲究。当然,这些礼仪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要跟形势随大流,既不能死搬硬套,也不能全盘否定,最起码的礼节必须代代相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