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中的『轻松筹』
只要微信人够多,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轻松筹」转发的多半是受助者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等,事由也多半是巨额医疗费用无力承担
很早前就有人问我:你对「轻松筹」怎么看?
说实话,本不想回答,怕得罪人,毕竟身边很多人都转发过。
不过,当「众筹治病」俨然成为一种习惯,我觉得是时候说两句了。
朋友圈里的「轻松筹」几乎每天不断,以前一直觉得大病离自己很远,现在感觉好像就在身边,并且不断有人在群里号召大家给谁谁谁捐款,Ta家有多可怜……
对于自己的亲戚朋友,出于亲情和友情,哪怕没有「轻松筹」,我们也会尽自己的力量。但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为陌生人捐款并转发,已成「是否有爱心」的道德绑架
捐款的其实也不轻松:
比如,起先我看到一个求助信息,我捐10元,隔几天我看见一条我又捐了10元,但当我断断续续捐出过几次后,却发现还有人不断在筹款,再捐我就不超过10元了。并非我不想捐款,而是这样的求助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而且:
当我们感叹于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常听到不同的声音。例如社会募捐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受到质疑。好心人们捐了钱,但是钱真的全部用到病人身上了吗?募捐的平台值得信任吗?如果募捐的金额超过了所需要的治疗费,是否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捐赠给其他需要的人?
你希望成为“轻松筹”的主角吗? 真不能靠捐钱来治病,得靠社会的进步,靠医疗体制的改革,靠救助体制的变革,让人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如果只要是来一点大病,就靠捐助来治,那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三狗子 发表于 2017-3-17 11:34
真不能靠捐钱来治病,得靠社会的进步,靠医疗体制的改革,靠救助体制的变革,让人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如果 ...
请不要让募捐成为了一种习惯,现在80%的人,明明可以在健康时每月存500-1000元,就把30万50万甚至100万的大病风险转嫁出去的。为啥非要在最后都送给了医院呢?
下跪募捐不如站着去把保险买好,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避而不谈并不能代表它不存在、不发生,正视才是尊重科学、才是睿智规划 有一次我也看到网上看到有人为亲戚搞轻松筹,但发现她就是一个收入不错的老板,想问问,她为什么不帮助,想骗吗?再一个筹钱平台也有百分之20的收入,你这不是在抢钱吗? 三狗子 发表于 2017-3-17 11:34
真不能靠捐钱来治病,得靠社会的进步,靠医疗体制的改革,靠救助体制的变革,让人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如果 ...
关键还得靠有规划的健康理财、把疾病风险分担出去 我十个微信上的轻松筹已全部删除,号已注销。 衰莫大于心死。人性本恶。 哀莫大于心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管好自己吧 我命由我不由天。 还是得买保险 :loveliness: 对轻松筹,我总是一笑而过,不说长,不说短,不参与,不捐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