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史话 人物 查看内容

随州历史文化值得人们敬畏和珍爱

2012-5-19 14:50| 原作者: | 查看: 104971| 评论: 2|发布者: 随州网|来自: 随州日报

分享到:
摘要: 站在家乡的讲坛上,我很激动,也有很多感慨。我在1978年2月离开随州,当时还叫随县,到今天,已有整整34年。这34年,恰恰是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时期。当然,也是故乡巨变的时期。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政治动荡和灾难之后 ...


    站在家乡的讲坛上,我很激动,也有很多感慨。我在1978年2月离开随州,当时还叫随县,到今天,已有整整34年。这34年,恰恰是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时期。当然,也是故乡巨变的时期。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政治动荡和灾难之后,我们终于知道了应该敬畏历史,珍爱文化。
    敬畏历史,珍爱文化,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做好,绝非一时之功。
    在座与我同龄的各位,还有比我年长的前辈,想必都不会忘记所经历的“文革”那场文化浩劫。我1956年出生,1966年“文革”爆发时刚刚十岁,我们这一代人,在开始接受教育的年龄,不幸遇到的正是文化不断被破坏、知识被贬低的年代。当时我们家住在随县唐县镇大桥公社,记得“破四旧”时,唐县镇南关在一处大库房里办过一次“破四旧”成果展,展出的都是抄家来的私人物品,有金银首饰,珠宝,古代字画,甚至连民间手绣的床单、被套、花布鞋这些民间工艺品,也在其中。与此同时,中国各地的农村上下,宗祠被拆,寺庙被砸,僧人被逼迫还俗,还要他们结婚生子……
    这就是我们亲历过的年代。历史的载体越来越少,传统成了被贬斥、被批判、被破坏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种气氛中,谁还敢谈传统,谁还敢提出保护民间艺术,谁还敢说要珍爱文化?像今天上午举行的这种隆重而盛大的炎帝神农拜祖大典,简直不可想象,那只能是天方夜谈。
    我们随州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得天独厚的集大山、丘陵、平原、河流于一体的丰富而多层次结构的自然条件和农耕文化基础,有炎帝神农的足迹和千古传说,有深厚雄浑的楚文化的浪漫挥洒,有李白与紫阳道人的唱和,有以“刘随州”为号的刘禹锡的优美篇章……
    我这里特别想提到我们的方言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来过随州的细心的各位,可能会发现,随州的方言和口音与周边几个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西北边枣阳,南边京山钟祥,北边信阳,东边安陆,彼此都有不同。即使在随州范围内,不同地方也有区别,洪山、三里岗一带,唐县镇、厉山一带,淅河、城区、均川一带,都有不同发音和声调。随州口音很难改变,走到世界各地,我能很容易地听出谁的普通话里的随州口音。有一年,在北京公交车上,我听到一个人讲普通话,我马上断定他是随州人,一问,果然是。我自己的普通话也一直讲不标准,我夫人从小在北京长大,讲非常标准的普通话,纠正了我二十几年,我仍然进步不大,l和n永远也分不清。
    随州历史对我的最大的直接震撼,莫过于曾侯乙编钟的出土。1978年暑假,从上海复旦大学回到故乡,我有幸目睹了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为故乡拥有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而自豪。
    文化说神秘也不神秘,在于我们如何去认知,去感受。从方便社会交流的角度看,推广普通话有其必要,但从增加文化的丰富性、保留区域文化的个性角度看,方言却不应废除,反而值得关注和研究。保留方言,研究方言,地方戏的抢救与保留,地方民歌的搜集与整理,都能发挥积极作用。我有一位中学同学,她的父亲一辈子热心于随州民歌的收集,有好几百首,前几年我的同学找到我,请我为这本随州民歌集写一篇序。我不是专家,不敢班门弄斧,轻易答应。但却很敬重他的工作,钦佩他的毅力。一个地区的文化的传承,其实,就在这种热爱和抢救中。
    对于我个人而言,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应该为故乡的曾侯乙墓能够得到重视,得到有效地保护而尽绵薄之力。在那些资料中,我还保留了八十年代与呼吁保护曾侯乙墓相关的报道。当时,我在不同报纸上发表消息和内参,希望促成将遗址从军队交由地方管理。很高兴,这一内参引起了高层的具体批示。我为自己能为故乡鼓与呼而高兴。我想,一个热爱故乡的人,珍爱文化的人,都会这么做。
    的确,敬畏历史,珍爱文化,需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只有当文化真正渗透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历史的魅力被充分挖掘出来,吸引每个人的目光和参与其中,才有坚实的厚重的基础。宏扬传统是一曲交响乐,是宏大叙事,需要每个音符的飞扬,需要每个细节的填充。故乡人三十几年来为抢救、搜集、弘扬随州历史文化,挥洒了智慧和才能,付出了心血和辛劳,在他们手中,被淡忘的、被忽略甚至被破坏的历史文化,终于呈现了新的面貌。
    路还很长,还有需要拓展的领域,需要打磨的细节,但故乡人已经引人注目地走过3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30年,随州在敬畏历史,珍爱文化方面,会做得更好,走得更漂亮。
    (作者系当代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随州汉东旧书屋 2015-6-2 17:25
随州人才辈出、作品很多
引用 lyt 2015-4-20 15:33
文化名人,说话很中肯

查看全部评论(2)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