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文苑 读书 查看内容

我看随州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有感

2011-6-30 00:00| 原作者: ~云淡风轻~| 查看: 101796| 评论: 0|发布者: 呆萌

分享到:
摘要: 前记:6月28号下午承蒙邬哥的盛情邀约,随州网部分网友有幸在神农大剧院观看随州地方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的试演活动。 选择发在随州方言版,主要是觉得随州花鼓戏是展现随州本土文化,其中除了特色唱腔外还有随州 ...
前记:6月28号下午承蒙邬哥的盛情邀约,随州网部分网友有幸在神农大剧院观看随州地方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的试演活动。 选择发在随州方言版,主要是觉得随州花鼓戏是展现随州本土文化,其中除了特色唱腔外还有随州地方方言的对白,还有就是此戏剧是描写李先念带领的新四军五师在随州洛阳九口堰驻扎战斗的故事,而我们的男主角扮演者邬波局长正是洛阳人,而且他也是我们随州方言的版主。所以选择发在这儿是对地方花鼓戏、对《不下马的将军》、对邬哥的一种支持。
先前从来没有看过随州花鼓戏,对这方面的了解几乎为零。虽然决不会像某mm想的花鼓戏是打腰鼓的,但我的印象里不管是什么戏都是那种依依呀呀的唱半天的那种,所以观看之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听那依依呀呀的唱腔。这一想法在帷幕拉开炮火声响起战烟滚滚的那一瞬间改变了。
《不下马的将军》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为原型,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南北兆山一带抗击日寇活动为背景,热情讴歌了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同志的无限关心,特别是在受到误解、并有被撤职危险的情况下仍然不气绥、不放弃,义无反顾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带领五师走上了胜利征途。其中除了李先念同志,还有尚梦华、陈大脚陈大姐、位老、万副特派员、冯大侠等一系列人物。
不得不先赞赏这次的舞台背景、道具、声光、配音配乐等后台工作的完美,与小时侯印象里的戏剧道具大不相同,结合了现代技术对表现故事情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棵高大的古银杏树,各种农具、巍巍青山、石凳石桌……一切是那么惟妙惟肖,让人身临其境,顿时就会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了。
邬哥饰演的是时任新四军五师的师长李先念,一改我们心中的嬉皮喜庆形象,变得重情重义、大智大勇。从为了迎接位老给位老做黄荆条拐杖时的喜悦,到对冯大侠的宽容指正;从组织因为怀疑梦华是奸细并要将其下放到地方时的纠结不忍,再到梦华被自己人开枪击中时的悲痛;从被组织不信任一次次阻止行动的无奈到被告知自己的师长已被位老接替时的惊异和毅然决绝……各种跌宕起伏的感情都被邬哥演绎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赞叹邬哥扎实的功底,高超的唱功。
梦华是个年轻活泼的译电员,对革命充满了热情和向往,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遭到组织怀疑被迫接受离开部队,到地方依旧不忘组织群众为革命呐喊助威,直至被自己人枪击献身革命。剧中梦华被组织怀疑不得不脱下军装离开部队那段和中枪之后坚持完成任务最后离世的唱腔唱的震撼人心,我们在座的几个女网友不禁潸然泪下。早就听闻扮演梦华的演员已经46岁了,可是无论从扮相音色听不出她的年龄,可见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磨练才练就的功底。
那个万副特派员演的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始以为他就是那个奸细。虽然总是在制造事端,但他只是一种左的革命方式,也是为了革命在努力。他时不时的作梗不禁让人有些痛恨,这也充分证明演员成功了,进入了角色才会让看的人生出爱恨来。
人物还有很多,像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陈大姐、侠肝义胆的冯大侠、还有位老、任质斌、警务员等都演绎的非常精彩。这些演员都是经过长期艰苦训练才能将这部戏演的如此生动、感人至深。当然,还有那些幕后的工作者们,我们从后台进入剧院的时候,看到那些锣鼓家练儿的伴奏者好多都已是满头白发了,都是剧团原有的员工吧?如此敬业的老同志的确也让人钦佩。看得出来,为了准备这出随州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各路演员工作人员废寝忘食战高温,苦排练,一切辛苦只是为了给随州人民、全国人民献上一份文化大餐,让快要失传的随州花鼓戏重新登上舞台,发扬光大走出随州走向全国。
后面提些意见和建议,建议在随州艺校开设花鼓戏培训,让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练习,也为以后的随州花鼓演绎预备人才。另外在演出的过程中有点小瑕疵,就是演员演唱的同时突然多了一声咳痰吐痰声,不知别的网友注意到没有,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后台工作的有很多老人的,只是正式演出最好还是注意点好,可以离放音设备远一点的——我是不是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当演完谢幕的时候我感觉故事似乎还没演完,激烈的战斗还没打响,那个专门派人来查找的内奸还没露出水面,意犹未尽啦!难道是为了给将来的后期演出做铺垫吗?期待续集。
因为对随州花鼓戏了解的还不够,可能有的地方说的有出入,还望各位海涵指正了。最后祝愿《不下马的将军》在接下来的几场正式演出成功!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