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史话 志史 查看内容

李白与随州(2)——随州紫阳道人助李白成“诗仙”

2014-3-25 17:22| 原作者: 随天随地| 查看: 103787| 评论: 2|发布者: 呆萌

分享到:
摘要: 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 一说天宝元年(742年)时年42岁的李白应召入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即访谒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据说贺知章读完十分惊叹,称之为“谪仙”(下凡的仙人),后人因此 ...



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
       一说天宝元年(742年)时年42岁的李白应召入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即访谒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据说贺知章读完十分惊叹,称之为“谪仙”(下凡的仙人),后人因此之故沿称其为“诗仙”。      另一说李白一生受道家和道教思想影响较大,其诗风透出飘逸潇洒、超凡脱俗之意境,所以李白才有“诗仙”之美誉。
      而对李白影响最大的道家莫过于随州紫阳道人。
     胡紫阳,生卒年不详。俗姓胡,道号紫阳。8岁时随母到仙城山(今现光山。位于随州市西南30千米处)朝拜,萌生出家修道之念。9岁那年正式出家修道。12岁时修道家内丹之学,已掌握了道家辟谷功法(古代的一种呼吸养生方法,同吐纳相似)。20岁游历衡山,拜茅山宗天师李含光为师,成为道教上清派第十四代弟子。胡紫阳学成回随州后,在仙城山(今现光山)苦竹院建餐霞楼,谈经修道,声名远播,终成一代大师,以至于“禀训门下者三千余人”(包括著名道家人物元丹丘),并与慕名前来习练道法的李白“结神仙交”。
     史载725年〔开元十三年)五月,李白在江陵(今湖北荆州)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年,法号道隐,上清派第十二代传人)相遇,司马承祯夸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见李白《大鹏赋·序》)。从此李白对求仙方外更加情有独钟,并写作了《大鹏遇稀有鸟赋》(后改为《大鹏赋》)以自勉。
     两年后的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遇见了好友元丹丘,元丹丘是李白早年在蜀中认识的道友。经元丹丘推荐,李白拜访了元丹丘老师胡紫阳(司马承祯的再传弟子)。
     据说李白在随州跟胡紫阳学道,尽得精髓,渐入佳境,特作《题随州胡紫阳先生壁》一诗感激。期间,李白向胡紫阳吐露心事,很想向已故宰相许圉(yu)师(为武则天时宰相)的孙女求婚。胡紫阳获悉后,前往安陆与前任安州(安陆)都督马正会一道去许绍(许圉师之子)家求婚。728年(开元十六年)秋,李白与许圉师孙女结婚,入赘许家。先后生女平阳,生子伯禽,夫妇相敬如宾,直至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底许氏病故。这是后话。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应元丹丘邀请,赴嵩山隐居。期间在洛阳结识元演(字烟子,时任亳州参军)。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冬,李白、元丹丘、元演三人一同至随州,胡紫阳对于李白三人到来十分高兴,当晚在餐霞楼为他们洗尘接风,随州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汉东太守也来作陪。席间,胡紫阳吹笛,并邀请李白吹玉笙,汉东太守则起舞弄影。那天晚上,李白不但喝得烂醉,甚而忘形到“我醉横眠枕其(太守)股”了。然而太守对此则不以为忤,还脱下锦袍给他盖上。数年后,李白写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记其事。这年冬,元演提出要到仙城山隐居,李白为其送行,并特意写《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一文,表达自已同元演向胡紫阳学道的特殊情感。
   天宝初年,道教受到崇尚,唐明皇闻听胡紫阳之名,下诏召胡紫阳入宫问询道法,胡应答自如,获玄宗赞赏,宫中威仪带着皇上的聘礼,请紫阳先生为西京太微宫使,他多次推辞,后迫于皇帝诏书,只得入宫。      当时聚集在京都的一些术士大搞敛形匿影、吞刀吐火的幻术,紫阳先生对此不屑一顾,每天只和弟子们讲述《道德经》,剖析它的要旨。他反对东汉魏伯阳服丹成仙之说,驳斥了种种谬论,自然遭到一些术士的反对和排挤。他本不想留在宫中,便以有病为由,奏请皇帝同意,回归故里。临别时他自祭说“神将厌予,予非厌世”。在他走时,王公卿士送及龙门。当他走到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在王乔祠堂停留时,两眼突然向上好像看到了什么东西,“泊然而化(死亡)”。更奇怪的是,他去世时,“天香引道,尸轻空衣”。当他的尸体运回随州时,看起来依然像活着时候一样。汉东太守裴公亲自在郊外迎接,全城轰动,每天有上万人前往观看。当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胡紫阳葬于城东的新松山,享年62岁。
  胡紫阳去世后,李白受托撰写了《汉东紫阳先生碑铭》,称“先生含弘光大,不修小节。书不尽妙,郁有崩云之势;文非夙工,时动雕龙之作。存也,宇宙而无光;殁也,浪化而蝉蜕”。李白还称“予与紫阳神交,饱餐素论,十得其九”,为此“篆石颂德,名扬八区”。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呆萌 2014-3-25 14:45
NDI2%``(QS$K6UZH11N3XQ4.jpg
恭喜,您的帖子被推到首页啦!
引用 随天随地 2014-3-27 14:06
李白眼中的紫阳道人

     与李白的交往并对李白的道家思想产生了至为深刻的影响,是紫阳道人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原因。     李白是诗人,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但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这是非常自然的。“初唐三帝(高祖、太宗和高宗)崇道抑佛”,武则天利用道教,和唐玄宗推崇道教,这就使道教在李唐之时逐渐成国教。修道成仙,风靡天下,王子皇孙,达官显贵,平民百姓,皆以学道为荣。还在五岁时,李白就能诵作为道教的术数技艺和修炼的符篆功法的“六甲”,也就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对道术产生了兴趣。
     李白的更高层次的道术思想,是从胡紫阳而来的。据有关资料显示,二十岁后的李白,开始了他的道教社会活动。曾上戴天山访道,但结果是“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二十五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顺江到达江陵,遇上了年近八十的天下名道司马承祯,二人结为至密道友,但不久分别。二 十八岁他开始了时暂居安陆。4年后,又开始北上到洛阳嵩山学道。为他传道的就是至密道友司马承祯的三传弟子——嵩山道士元丹丘。他是茅山派第七代嵩山传人。李白在嵩山学道三年多,不仅得到元丹丘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也学到了一些道教高级秘诀。或许是通过元丹丘,李白耳闻了随州胡紫阳,具有更高深的道术。为了达到更高的道境,他离别元丹丘,遂“入神农之故乡”,欲“得胡公之精术”,这就开始了李白与紫阳道人的神仙之交。
      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中,李白描述了他与胡紫阳神交的情形:  
   紫阳之真人,      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李白吹玉笙,太守醉起舞,最后,他醉眠在太守的大腿上,而太守则用锦袍覆盖着李白……这里没有官尊礼数之束,有的只是仙乐凤鸣,这等畅快淋漓的神仙交体现了道家有绝对精神自由!李白回忆说,他“与紫阳神交,饱餐素论,十得其九。弟子元丹邱等,咸思鸾凤之羽仪,想珠玉之云气”,为此“篆石颂德,名扬八区”。
      紫阳的高深道术拆服了李白。也使他对胡紫阳产生了这样的评价:“汉东之国,圣人所出”,但自神农、季梁以后,随州地区就没有出现一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了,可谓“无一物可记”,直到出现紫阳先生,随州地区才算弥补杰出人物的历史空缺。他视紫阳为季梁之后的随州又一文化名人。天宝初,62岁的紫阳道人去世了。悲痛之余的李白亲自为之撰碑铭,称:“先生含弘光大,不修小节。书不尽妙,郁有崩云之势;文非夙工,时动雕龙之作。存也,宇宙而无光;殁也,浪化而蝉蜕”。
      这个评价难免有溢美之词,但是在当时一个道人能得到浑身傲骨的李白的如此评价,也可见他在当时以及对李白的影响之大。

查看全部评论(2)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