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6611|回复: 22

关于《马尾松退场,一话说几句》的澄清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7 0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位兄弟说的是我原大堰坡的几个山独山,府君山,铁山。这几座山座落在随南,离市内十四五公里,在我们这当地知明度很高。原作者说原双桥家俱老板徐道明兄弟(八九十年在随州骚
出名)留转山场种树。具体内容见原贴。
我想说的是,这兄弟只看表面现象,不具体调查作出了有损植被破坏改变原生态的结论。

原山上大部分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飞播造林(那时几乎天天看到飞机在山上转)生长出来松树有部分是人工栽殖的栎树,八十年代农村人口多对山上的影响力大,三天二头有人搜个山砍个柴,劾个松毛的,山火发生率底,大家也太平,九十年代随着农民进城,年青人外出。人类对大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山上一搞发火,九十年前五年政府组织各生产队去打火还有人去(我父辈那代人是最听政府话的人)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山树宓了,树大了,树下的松毛几尺厚,天一热就发火,那个火烧的吓死人。政府组织人去打火,没人去了(村里青壮年跑出去挣钱了,只剩下老弱病残)政府的号招力也不中了,搞的叫我们上初中的娃子半夜去打火,也许今天的人们想不出是何等的造逆,那山又大又陡,等我们上去了就没劲了,又鸡巴热,又不好打搞个树Y丫打,来阵风几呼把你烤熟。当时山上不通水不通路,全靠树Y和蛮力气。力也下了也没搞个像赖宁一样的表扬。学生打火头二次还闷打劲,后来学校组织都躲。都找理由起来。这也不怪学生,按现在的说法扯鸡巴蛋。
后来进入新世纪,我初中毕业了很少在家呆。听说山上发大火没人在去了,一烧三四天。顺其自然吧。前几年听说招商引资,徐老板把路修山顶上去,把水电也牵上去啦,山上全攻重经济作物,每天早晨老板派车来接人上山浇水,施肥,锄草,每天还有五六十块工钱(这个按完成任务的多少)都是些老头 婆婆在搞,搞的还闷高兴,毕竟他们有收入比没有挣钱的机会强。山上也搞了农庄,也有不少城里来看热闹。
说这么多,在好的山在好的资源不好好利用都不好,山上的松树,栎树好,能净化空气,凭什么你们在城里放屁,乡下人给你收兜。发大火沒得一个人来打,至少搞点生态补偿也可以。现在农村把树砍了眼红,凭什么。徐氏兄弟来了给大家办了利国利民的好事,至少路水电通了,这在过去那么大的山,那么徒的坡想就莫想,山下的村民也得实惠,政府也要把我们那打造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随网的兄弟姐妹们也有不少从原大堰坡出去的,你们在回来看看,在想想,你们为什么要出去,你要原来的青山只能当柴烧,那树从山上搞下来还不如人工费,当柴就没人要,现在谁跑那么远弄点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7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山上有树,我都好多年不管,谁愿意砍谁砍去,砍树卖抵不了功夫钱,还骚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0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还不如种果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客 发表于 2017-3-17 09:23
纠正:那些松林(含少量栗树)不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飞播造林"的成果,更多的是老祖宗留下的千古 ...

你没看见山北面没砍,那昆留到你去捉虫子的,人家经过规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府马岭 发表于 2017-3-17 11:49
淅河本无山,捡了个大堰坡,没把山当山呀。

原来是没当山,现在好了,不用看山火了,一搞有领导来参观考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1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府马岭 发表于 2017-3-17 11:45
那座山分属于三个乡镇,正东面是府河(涢潭)的,西南面是洛阳(红星)的,淅河(大堰坡)的仅是一部分 ...

那不叫损毁,那叫开发利用,如果你觉得是损毁,不中你卖到就没人干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7 2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会我特别支持你。那些住城里的镇上的,站着说话都不腰疼,凭什么山里人活该一辈子受穷,还美名曰环境保护。如果留守在那里的人确实改善了生活,那就是一件利民的大事。那些说话不腰疼的,你让她们去住下不开路,不拉电,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看看。

来自随州网A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7 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才有发言权,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好。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嫉妒跟诋毁。外人一张嘴评论是改变不了当地人的生活的,只有实干才能走出富裕之路。闲言杂语任他去,美丽乡村示范片是随州市支持的高新区支持的,坚定不移的在稳步推进,不会因为谁的只言片语而改变任何。唯一改变的确实是留守山里人的生活。

来自随州网A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7 2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赤正诚 发表于 2017-3-17 20:53
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才有发言权,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好。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嫉妒跟诋毁。外人一张嘴评论是 ...

哥们你说到我心坎上去了,总算有人说了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毁灭了在治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漫山遍植松柏杉,防治雾霾效果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形枕 发表于 2017-3-18 09:22
漫山遍植松柏杉,防治雾霾效果显。

我们山里人靠山吃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5-8-6 2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