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随州网记者陈巧玲 “学校教师不多,年轻教师就更少了。咱们学校的80后教师刘海霞,可是村里教育的新希望啊……”近日,在广水市陈巷镇团兴村平安希望小学的一次爱心资助活动上,该校校长孙白恩极力向记者推荐他们的“皇牌”教师刘海霞。在这所偏远的农村小学里,记者认识了这位平凡又有些特别的女资教生。 年轻爽朗受学生喜爱 今年26岁的刘海霞,是一位很爽朗的女孩,2011年9月她从湖北文理学院英语系毕业,通过“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来到团兴村平安希望小学任教,这里不仅是她的故乡,而且这所小学还是她曾经就读的母校。 也许在每年从高校走出的众多资教大学生中,刘海霞只是普通的一员;可是在团兴村平安希望小学,她却是这里独一无二的“80后”年轻教师。“我们学校40、50岁的老师居多,小刘可是我们学校的‘一枝花’,学生们都喜欢她。”孙白恩说。这所小学有270多个孩子就读,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平均每个班只有两位老师代课。虽然才刚教学一年,刘海霞却已经是这所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大将”了,一口气接下了四至六年级全部的英语课。 “学校里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对外面的知识很渴望!”每天刘海霞的教学任务总是排的满满的,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经常有课程连堂的时候,刘海霞需要一口气讲好几个小时的英语课,口干舌燥特别难受,但是在课间她偶尔会收到来自学生的爱心贺卡或者小纸条,写着“老师您辛苦了”、“老师休息一下”等关心的话。刘海霞说,虽然这里薪水不高,生活单调,工作也很忙,但这些孩子们纯真的爱就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勤奋敬业感动老教师 今年,湖北省推行的“班班通”计划马上就要实行到她所在的小学,届时学校的黑板将变成电子白板,粉笔将变成电子笔。对于这所教师老龄化严重的小学来说,如何让教师学会运用这些先进的仪器又将成为一大难题。此时,除了肩负的英语教学重担,年轻的刘海霞又义务当起了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帮忙制作表格、打印、绘图等等。 学校里一位59岁的吴世荣老师曾经是刘海霞的小学老师,去年海霞刚回来的时候,吴老师曾打趣的问她:“去大城市求学、实习一圈了,回来农村能习惯吗?”然而一年多来,刘海霞出色的教学和敬业的精神得到了这位老教师的认可,“她真的是能吃苦的姑娘!”吴老师明年就要退休了,他说,从海霞的身上,他看到了农村教育的新希望,让他从对年轻人的不放心,到希望有更多年轻老师来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 资教生活是人生财富 刘海霞的家距离学校比较远,为免去来回跑的时间,她干脆在工作日住在了学校里。学校的教师宿舍是靠近院墙的一排老房屋,开始的时候李海霞一个人住还有些害怕,但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刘海霞说,生活中的任何苦都是能克服的,但是作为学校唯一的80后教师,她也会有感觉孤单的时候,“出去晃晃,整个村的年轻人都没几个……”所以在空闲的时候,她会通过互联网和一起资教的同学们聊一会儿,排解下寂寞,也交流下学校外面的新知识。在相对闭塞的农村小学资教,刘海霞很希望能通过自己把外面的世界更多地介绍给她的学生们。 “三年的资教生活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虽然在农村的资教生活清苦,但是刘海霞觉得自己很幸福,有那么多孩子需要她去关爱,有那么多的孩子爱她。当记者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刘海霞说,不管以后怎么样,教师这个行业她会坚持下去,同时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愿意来到基层,为农村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