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老年大学:在困境中求发展

2012-12-25 15:09| 原作者: | 查看: 10491| 评论: 0|发布者: 随州网

     9月1日,我市曾都区老年大学第十五届第一学期正式开课,一些年龄从50岁到70余岁的退休老人走进课堂,正以另一种姿态重新融入社会,追寻着他们的梦想。据了解,我市的老年大学仅有曾都区的这一所,由于经费紧张、教育资源有限,一直在困境中寻求发展。
上学好:老年人在这里圆梦
    走进曾都区老年活动中心的院子,就听见一楼老年大学的教室内琴瑟齐鸣、歌声悦耳,数十名学员正在排练《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这些做了爷爷奶奶的老人,为什么要上老年大学?满头白发的学生们几乎都是一个答案:上学好!在家能干什么呢?麻将不爱打,孙子孙女都长大了,在家闲得难受,还是到这里学点东西好,人充实了,心情就愉快,身体也好了。
    今年67岁的小学退休老师刘红英在讲台上辛勤耕耘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她将孙子拉扯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就开始来老年大学了。“我一直喜欢音乐,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老歌曲,现在有时间了,到老年大学继续学习,让日子过得更充实一点。”
    据了解,目前曾都区老年大学共有近200名学员,开设有合唱、舞蹈、戏鼓、诗词、书画、保健、摄影等专业。学校不收学费、没有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老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有些学生甚至在这里一学就是十几二十年,他们有同样的梦,因为喜爱,也为让晚年生活更美好。
办学难:经费不足限制发展
    今年70岁的罗敬英是市纺织品公司的退休职工,她从93年就开始在曾都区老年大学上学,一上就是近20年,如今,她担任了老年大学副校长的职务,免费为学校服务。
    由于我市老年人的收入不高,老年大学自开办以来一直都是免费入学的,学校的全部开支都来源于曾都区财政每年2万元的拨款,老年大学在曾都区老年活动中心有3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不交房租,但要出水电费。罗校长说,只靠这2万元钱连维持日常开支很困难,何况学校每年大小节日还要举办晚会等庆祝活动。
    经费不足导致了老年大学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聘用的教师都是从学员中选拔能者为师,这些老师上课也都是免费的。但是,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需求其实是多元化的,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所以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内容也必须紧密贴近时代的步伐。罗校长说,如果学校有足够的经费,就可以从社会上和大学里请来更专业的教师,让老年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仅单一的开展这些课程。比如一些老年人经常咨询的电脑班,目前由于经费限制,就不可能办的起来。
求发展:老年教育潜力十足
    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10%就可以认为达到老龄化的标准,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目前有60岁及以上人口13.26%。他们中大多数人生活可以自理,有接受再教育、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而我市仅有的一所老年大学甚至没有专业的教师和足够的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老年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除了政府的扶持,老年教育又何尝不是一个朝阳产业?当政府无暇为其带来更好的发展时,更是为民间办学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市众多的老年人口、教育需求和巨大的消费空间,都预示着老年教育产业大有可为。(本网记者余莎莎)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