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贫困生有了“爱心房”

2012-12-25 15:11| 原作者: | 查看: 10462| 评论: 0|发布者: 随州网

本网记者 陈云

    8月24日,在随县尚市镇星巩村一间新建成的单层平房前,围满了前来祝贺乔迁之喜的客人。但与别家不同的是,新房屋正面墙上挂着一块爱心捐助榜,上面列着出资建此房的捐助人名单,而对于多数前来的客人,房屋小主人李自强及其爷爷奶奶,都还是与他们第一次见面。


    父亲去世 山乡顽强成长

    李自强是尚市镇净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三年前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病,长住娘家,自强跟着年过六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中只有几间低矮的土坯房,墙壁多处裂缝,生活较为困难。
    去年春节前一段时间,爷爷多年的肺结核病情加重住院治疗,奶奶前往照顾。懂事的自强一个人在家收拾屋子、做作业,饿了就煮点红薯吃。由于干旱,家中稻田无水下秧,只收获了后来改种的几袋红薯。冬天里,自强的床铺上垫的和盖的都仅有一层薄薄的棉絮。虽然洗衣很冷,但他还是每天把该洗的衣服都洗了。“因为奶奶每天洗衣手总是冻得通红。”今年1月,当记者第一次来到自强家时,自强说,最担心的就是爷爷奶奶的身体。
    在学校的生活,虽然有国家每年补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750元钱,但这些钱还不能解决自强的生活问题,总是老师们轮流着贴补。
    据李自强的老师汪家望介绍,自强学习成绩虽不太理想,但他却十分刻苦努力。
    随后,本报刊出一篇题为《随州市委宣传部领导看望贫困儿童》的报道,自强的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高墙内外 八方爱心汇聚

    “那些天陆续有人打来电话,询问自强的情况,提出要资助李自强。”汪家望说。广水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女士,直到现在仍坚持每月给自强寄来200元生活费,并几次为自强寄来换季的新衣。而据了解,该女士常年在外地打工,家庭也并不富有。
    而自强能搬进新房屋,缘于一份来自高墙内的关爱。
    去年快过新年时,在随州看守所内,正在服刑的尹朝辉看到了李自强的事。自强艰苦的生活和懂事令他心酸不已。经过申请,尹朝辉在看守所民警的监管下,将2000元钱送到了自强家中。刑满获释后,放心不下的尹朝辉再次来到自强家中。时值连日阴雨天,自强家中四处透风漏雨,裂缝的土墙在风雨中显得很不安全。一番思虑过后,尹朝辉决定帮自强家盖新房。随后,从选址、买材料等,尹朝辉多次来到星巩村,帮李家盖新房出钱出力。
    截至目前,自强家建房的6万元费用,尹朝辉已全部结清。据了解,这笔钱,由尹朝辉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凑集,是社会爱心的汇聚。而尹朝辉的这些朋友,自强的爷爷奶奶在搬新家前并不曾见面。
    新房屋仍建在星巩村五组,但较以前的老房屋,离净明小学要近得多,且一路都是平整的水泥路,交通便利。住进新房子,小自强开心不已:“新房不透风不漏雨,上学也近了,真好!”


    悄然发芽 爱心滋养爱心

    明亮干净的新房子,虽然家具依然简陋,但看得出经过了一番仔细打扫。自强床铺上的被子也放得整整齐齐。见有客人来,自强高兴地为大家搬椅子、倒茶水。后院里自强的奶奶正忙着切菜,老人家说一定要留大家在家里吃顿饭。
    “前后来到这里多次,自强家建房子,不单是钱,买材料、建设等也操了很多心。真的很辛苦,但也真的很高兴!”尹朝辉说,作为一个曾身处高墙内的人来说,能重新走上社会,重拾一份社会责任,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心。而帮助自强,也是因为心中怀着一份感激,希望将这份关心传递。
    据汪家望介绍,自强现在的学习更加积极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社会的关爱,已经温暖了一个孩子的心。虽然面对记者时,性格较为内向、不善表达的自强,对帮助过他的人,只是低下头静静地说着“谢谢”。还没开学,自强便写了一封感谢信交到学校,请学校代为转交给媒体,说是要感谢社会上帮助他的好心人,并说自己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了,再去帮助跟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