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记者 陈巧玲
“快一点,我想去宿舍看看……”9月1日上午,在随县洪山镇小学操场边,60岁的黄继兰牵着小孙子和孙女,正在为他们办理学校食堂就餐使用的金龙卡。两位小朋友不停的催促着奶奶,想早点去宿舍整理床铺,暑假期间学校的新宿舍建好了,他们将在这栋新大楼里开始新学期的寄宿生活。 黄继兰的儿子和儿媳一直在广州打工,她和老伴则在家帮忙照看孙子孙女。他们的家在洪山镇双凤村,距离镇上有20多里路程,由于距离太远又无人接送,两个孩子都是从幼儿园起就送到了镇上的寄宿制学校里,与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同吃同住。 “新学期学校宿舍变漂亮,孩子也很高兴。”今年,6岁的孙子小乐要上大班,9岁的孙女婷婷也要读三年级了,虽然年纪都还小,但是两个孩子都已经有几年的住校经历了,把他们放在学校的黄继兰也很放心,她告诉记者,在学校里,年纪稍大的孙女也会帮忙照顾一下弟弟,“让孩子多锻炼一下也好,早点自立!” 走进学校的宿舍,记者看到每个床铺上的床单被子都很干净整洁,宿舍里所有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据了解,在洪山小学寄宿的学生有300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与婷婷一样的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父母都不在身边,缺少直接的监督,而且有不少学生的家离镇上也比较远,寄宿制的教学方式对他们的监护人来说,确实解决了很多的困难。 “为了让孩子们一到校就能直接住,我们几个老师提前一个星期就过来打扫。”小学生活老师张明琴正在忙着为新生安排床铺。她告诉记者,这栋新宿舍楼原本是打算作为教师生活用房的,但住校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为了让他们能住的好些,学校老师们商量以后,将其让给了学生们做宿舍。新建的宿舍很明亮,每间宿舍都配备有独立的洗澡间、卫生间,孩子们用新鲜的眼光打量这一切,都显得很开心。 “孩子都比较小,生活老师也会帮忙照顾着。”在学校附近,记者也看到不少孩子拉着爷爷奶奶的手依依不舍。据洪山镇小学副校长黄海告介绍,新生独自住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但时间稍微长一点他们就会和其他的小朋友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了。为了帮助寄宿生适应新生活,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学校也安排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并设置了亲情电话让孩子与家长保持沟通,使学生们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的疏通,引导他们积极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