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恒正上小学一年级,目前已经学完了全部拼音,为了强化记忆,老师要求他们每天用拼音写一段话,只写四句就行。 我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引导他写作文。于是他每天的拼音日记就比别人的略显复杂,难度稍大些。他已经写过了《自我介绍》、《我的爸爸》、《难忘的一件事》等。 但是,用拼音记录的他并不知道这就是作文。我也不刻意给他指明这一点,只是引导他写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及教他正确用词。 在写《难忘的一件事》时,一恒用拼音写道:姥姥生病了,妈妈把他送到医院,我很耐心地等在门口。很简单的三句话,结束了。 我问他,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在哪里发生的?人物除了你和姥姥,还有谁?是谁把姥姥送医院去的?后来姥姥怎么样了?住院了吗?病情严重吗?根据我的提问,他补充了自己的日记。之后,我又教了他用词。作文中,他说很“耐心”地等在门口,我给他讲了“耐心”和“担心”的区别,什么时候该用“耐心”,什么时候该用“担心”。 然后,就有了他修改后的另一篇拼音日记。他说,老师每天都表扬他日记写得好。 没有谁天生就会写作,写作的技能需要以知识打底外,还有很多决定因素,诸如,丰富的经历和人生体验等,还需要早期的正确引导,我并不希望一恒将来能成为作家,只希望他能具备最基本的写作技能,行文流畅,下笔能言。 邵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