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知书”更需“达礼”

2012-12-25 15:55| 原作者: | 查看: 10438| 评论: 0|发布者: 随州网

本网记者 陈巧玲 通讯员 李莉
    古语,知书达礼。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下青少年文明礼仪缺失现象却较为普遍: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在社会上不知道如何称呼他人,不讲礼貌;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文明礼仪我先行……”5月,由团市委等组织开展的青少年“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成长”活动,正在全市各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礼仪教育也引起关注。
“知书”如何不“达礼”
    下午四点左右,随着放学铃声响起,小学生们陆续放学。记者在城区某小学看到,同时放学的学生很多,还未走出校园的孩子们倒是很有秩序,可一出校门立马四散开去,互相之间嬉笑打闹,见到过往车辆行人也毫不避让。
    “反正对面的车还挺远的,闯红灯过马路节省时间。我平时都这么做的,之前也没发生过什么危险,慢慢地就养成一种习惯了。”在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面对学生闯红灯的不文明行为,一位姓吴的同学不以为然。由于车流量大,此前这个路口曾发生多起车祸,可是仍未引起孩子们的重视,不少学生一看到有机会就闯红灯、横穿马路,全然不顾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春天来了,神农公园的杜鹃花开的正盛,常常看到放学路过的学生随手采摘。“附近的草坪随便踩,栽的花随便摘,你要是上去劝阻几句,还嫌你嗦,回你一句多管闲事。”在公园休闲的李大爷有点无奈,感慨现在有些孩子越来越“狠”了,不遵守公共秩序,讲话粗鲁,态度蛮横,没有礼貌。
叛逆期孩子如何管
    “感觉孩子长大了,礼仪方面反倒不如小时候……”在一次家长与学生文明礼仪互动活动上,学生家长刘女士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礼仪规范上要好于高年级的学生。这是怎么一会儿事呢?
    “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他们一些礼仪规范,孩子都会照做。可是到高年级,孩子就不那么注意了。”刘女士的小儿子如今读六年级了,尽管随着孩子长大,知识增长了,可是脾气却变得有些怪,时不时就发脾气,还不听劝。平日休假,刘女士会和丈夫一起参加一些家庭、朋友的聚餐,以往都会带着儿子同去,可是最近却很少带了,“见到亲戚朋友,他也不问声好;有人问话也不回答,总是自己沉默的在一边。”
    “从礼仪规范方面来说,在学校里,普遍高年级学生要比低年级的学生管理难度要大!”曾都区实验小学政教主任平静认为,这与孩子成长期的个性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随着孩子知识面及接触面的扩大,网络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宠爱有加,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教师家长应做表率
    近期全市青少年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成长”活动,曾都区实验小学还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评选、感恩父母实践等活动,而随州市外国语学校将文明礼仪作为学生日常表现评分考核,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践证明,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孩子受益、家长受益、学校也受益,学校的和谐氛围也越来越浓。
    “要平等地尊重孩子,不要动辄对他们进行打骂。要努力创造和睦舒适、文明礼貌、以理服人的家庭环境。”随州市外国语学校一位老师认为,在礼仪教育中,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做到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尤其不要当众处罚或批评孩子,“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本身就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我们呼吁更多的家长参与孩子的礼仪教育。教师、家长都应起表率作用,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开始,给他们当好示范。”平静说,文明礼仪教育除了学校礼仪之外,还包括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认为,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长期不懈地坚持培养才能有效。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