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县委书记陈德贵做客中国随州网
主持人:建县以来,随县广大干部在“随县精神”指引下,艰苦创业,实干兴县,取得了巨大成绩。请问“随县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陈德贵:建县伊始,新随县面临着重重困难:城镇化水平低,是全国唯一没有县城的县;工业基础差,没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放开发程度低,实现出口仅0.45亿美元;经济实力弱,在200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居78位。如何迅速、有效地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使全县广大干群认清了县情、晰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形成了“创业维艰、实干是要”的共识。针对广大干群中存在的消极情绪,在全县积极倡导“破除条件论,树立攻坚意识;破除常规论,树立抢先意识;破除实力论,树立赶超意识”为核心的“八破八立”,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争项目、抓招商、献思路、谋发展的热潮,逐渐形成了“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成为激励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主持人:据了解,随县提出了着力打造“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的总体目标,请问陈书记,“三个随县”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陈德贵: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在随县第一次党代会和第二次人代会、政协会上确定了建设“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的战略目标。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力争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成为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一座生态园林新县城,打造县经济开发区和闽商石材工业园两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培植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石材加工和生态文化旅游四大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和财政穷县向财政强县等四个根本转变。 活力随县的内涵是:建立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机制体制,建成一支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大胆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环境,鼓励全民创业,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战略,形成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竞向发展的充满活力的产业格局。 魅力随县的内涵是: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园林县城,全面开展特色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全域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成一幅“明月当空、群星闪烁”的城乡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