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主体化”、“活动化”、“民主化”、“情趣化”,曾都区岁丰学校经过长期的教研教改实践,探索出一套“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途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成为课题实验先进单位。 能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该校教师精心设计、构建学生参与的场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想、去做,想方设法使每个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师生共建的学习氛围中,把课堂作为乐学的天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位教师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利用图片,着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狼怎样耍种种手段伪装自己,欺骗老山羊,最后暴露了自己的凶恶面目;一条是老山羊怎样一步一步识破狼的伪装,认清狼的真面目。这两条线索一前一后,学生从课件上理解了他们的五次对话,把内容进行提炼浓缩。由于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体会,大家都非常投入,因此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大家竞相朗读,朗读水平不断提升。 一位老师上《称象》一课,在讲到曹冲称象的办法时,有位学生提出:“石头笨重不易搬动又易伤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象呢?”老师及时肯定学生是位爱动脑筋的人,同时“顺水推舟”,引领大家讨论:“谁还有更好的办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判断、比较,得出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方法,学生的想象独特,办法一个比一个妙。有的说用水好,就地取材;有的说用人最方便,文武百官是现成的……这样的课堂不断折射出了激动人心的“活力”。 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中呈现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向交互的风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优势互补,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多位青年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在市、区组织的课堂教学和论文评比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