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筑牢社会保障网——保障和改善民生“三人谈”

2012-12-30 11:05| 原作者: | 查看: 10605| 评论: 0|发布者: 随州网|来自: 随州日报

十八大报告摘录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特约嘉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杨天兵
市民政局局长 康仲舫
主 持 人:记者 冯家园

体系日益完善

    杨天兵:民生是工作之本,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当前,我市就业创业的环境不断优化,建立了创业担保贷款、技能培训等机制,为创业提供保障。同时,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消解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险制度政策进一步健全,扩面征缴的工作推进,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医保、大病救助份额增大,养老保险网上转移等实施,构筑了日益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
    康仲舫:改进最低生活保障是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当前最低标准逐步提高,已形成了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最低生活保障格局。社会福利养老机构逐步增加,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有所养的格局正在构建。同时,适度扩大了住院医疗救助覆盖面,大胆探索重特大疾病的救助范围、救助方式,扶持移民安稳致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放高龄补贴等。体系的完善,机制的建立,切实为民解了忧。

效果明显提高

    杨天兵:体系的日益完善,成效也提高了。全市完善了市创业指导中心建设,高标准配套实训设施、教学软件和师资力量,首次创业成功率达到98%。全年扶持劳动者成功创业1073人,占目标任务的107.3%;城镇新增就业17177人,占目标任务107.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476人,占目标任务102.6%。而基本用药和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95%,政策范围内综合报销比例达80%,综合报销比例超过7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均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康仲舫:5月1日起,我市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提高到270元,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1400元。伴随城市老龄化,全市增加了养老机构的建设投入,创新社区养老方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有福利机构78所。住院医疗救助范围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全市今年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521万元,惠及14.45万人。近年来,随着低保、养老、医疗等民生投入增加,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

保障还需扩面

    杨天兵: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市虽然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但覆盖面还是有限。站在随州三年发展加速上,应继续加大创业扶持,建设孵化器,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加大社会保障的扩面工作力度,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相关保障机制,让更多贫困的人们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温暖,享受发展成果。
    康仲舫:民生保障是建设幸福随州的重要工作。幸福随州建设要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断强化社会救助,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城市流动困难群众的救助,构筑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同时,要重视重社会老龄化发展,激活社会资本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加快建立政府为低收入困难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补贴制度,切实做到“老有所养”。

记者手记

    民生稳,才能稳民心,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符合民意、是民心所向。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比如低保、大病救助、新农合、保障房等,解决了一大批低收入贫困家庭的住房、就医、基本生活的难题,让他们享受到政策的温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还有许多因病致穷、致困的家庭,还有许多住在低矮的土房、棚房,他们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健全保障体系,建立公平、透明的进出机制,让更多切实需要帮助的人享受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幸福随州。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