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创先争优侧记

2012-12-31 09:29| 原作者: | 查看: 101766| 评论: 0|发布者: admin|来自: 随州日报

 随州网讯记者 周 强 特约记者 钟克波 通讯员 贺晓利


    冰雪的大洪山,寒意正浓。景区干群心中,却激情似火。
    宝珠峰慈恩寺工程鏖战正急,景区内循环道改造全速推进,旅游名镇创建日夜兼程……连续3年的项目建设,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以实干、苦干兴创业之道,把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创先争优促跨越。
    让人刮目的“大洪山速度”
    11月上旬,时隔两个月,市长傅振邦再次到大洪山调研,察看宝珠峰慈恩寺建设情况。
    “变化太大了!建设速度太快了!”看到一栋栋古建筑拔地而起,庞大的慈恩寺工程初具雏形时,傅振邦连声感叹。
    感叹的背后,凝聚的是大洪山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慈恩寺标志性建筑——金顶及大悲阁自2010年4月开工,到2011年5月竣工,短短13个月时间,不仅见证了“传世杰作,不可复制”的建筑奇迹,且生动地印证了“大洪山速度”。
    今年2月,迎着积雪,慈恩寺二期工程建设的集结号吹响。年内完成山门、讲堂、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主体工程建设的硬任务印在每一个建设者的心头。
    与时间赛跑,与质量同行。大洪山的建设者在高山之巅顶烈日、战严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超乎想象的困难:近乎悬崖的山门,仅开挖土石方就达5万立方米;藏经阁、大雄宝殿设计两移其稿;用铝合金材料代替木质材料的质量提升。一道道难题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和耐力。
    为加快建设,续建精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地点搬到施工现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工作14个小时。“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全面推行,盛夏时节,工程采取两班倒的模式,工地几乎保证了全天候的运转。在施工最紧张的时期,指挥部主要负责人3个月没有下山。
    “心理压力一直很大,但有信心年底一定完成任务。”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贺道明言语铿锵。
令人感佩的“大洪山精神”
    大洪山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建起门景区,制约了景区发展。新建门景区,迫在眉睫。
    景区不等不靠,一边上北京、奔省城,申请立项,一边着手规划设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景区建设项目不但被国家发改委立项,还争取到项目资金1200万元。此时,门景区规划建设方案已经过3轮会审,择日即可动工。

12下一页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