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文化 随州文苑 查看内容

深切的怀念——追忆在洪学智将军身边当公务员日子

2012-12-27 23:30| 原作者: | 查看: 103166| 评论: 0|发布者: 随州网|来自: 随州日报

分享到:

 

    今年,是洪学智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虽然老首长离开我们的六年了,但我仍怀念在他身边当公务员日子。
    洪学智将军革命生涯近80年,他四起三落,功勋卓著,一生传奇。他16岁参加红军,21岁就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他当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和志愿军,一直到去世,他依然是一位在职军人,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成为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我有幸认识洪学智将军是在1977年9月初,那年我18岁,从随州入伍来到国防工办管理局。洪学智将军因1959年庐山会议受彭德怀冤案株连,在离开军队17年后又重回部队工作,出任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有一天,国防工办管理局的一位局长把我叫去,告诉我组织上的决定,安排我到洪学智身边当公务员,并对我提出了许多要求。就这样,我来到了洪学智首长身边工作,前后工作了两年多。
    我至今仍清楚记得第一次到首长家的情景。由于我来自农村,没有见过世面,现在要见的是共和国开国上将、志愿军的副司令,心里不免有点紧张害怕。傍晚,首长回家了,他好像早就知道我的名字,一进门就叫开了:“小敖啊!”我赶紧走过去,向首长敬礼,又给首长倒水。因为心里紧张,没等茶杯递到首长手里就松了手,一杯水全部撒在了地毯上。我心想这下糟了,第一天工作就出这么大的差错。没有想到首长不仅没有说我,反而关心地问:“没有烫着手吧?”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茶杯捡起来,让我又倒了一杯。接着,他又笑容满面地与我攀谈起来,问完我的家庭后,又问了我的情况,我一一如实回答。看到首长这样平易近人,我紧张的心情才放了下来。
    洪学智将军一生功勋卓著,却又历尽磨难。面对四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他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文革”以后的国防工办,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首长的工作十分繁忙。首长身边有好几个工作人员,各有各的职责,我的任务是负责首长的生活起居、接听电话、处理来往信件和日常事务,所以天天跟着他。平时,他吃在机关食堂,睡在办公室,晚上继续办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用他的话来说,我要拼命工作,把林彪、“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尽管首长工作繁忙,但他不忘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一次他与我拉家常,当得知我母亲一人在家时,他轻轻地说了一句“那多孤单呀!”没有想到首长把这件事给夫人张文说了,几个月后的一天,张文阿姨对我说:“小敖呀,你母亲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你就把她接到北京来与我们住在一起吧!你们母子俩住在一起,免得互相 牵挂。”我觉得母亲身体不太好,来到北京会给首长添麻烦,一直没有让她来京,但首长和张文阿姨的一番深情厚意让我终生难忘。
    洪学智将军的生活极其俭朴,与普通老百姓过日子没有什么两样。我每天都要为首长整理卧室,对他换洗的衣服十分熟悉,发现他的许多内衣都缝有补丁。后来我知道,张文阿姨参加红军后在供给部被服厂工作,缝纫技术很好。所以,首长发现衣服破了,都让张文阿姨补补再穿。首长吃饭很简单,平时吃的都是家常便饭,家乡金寨的农家菜,如臭豆腐干、酸豆角、小河鱼等,都是他最喜欢吃的菜。他特别爱惜粮食,桌子上不允许留下一颗饭粒。
    洪学智将军对身边工作人员,尤其是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多次教育我要努力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说:“人在世上,不要靠官,要自学成才,自食其力。要懂一门专业知识,走到天边无人欺。”他经常嘱咐工作人员不要搞特殊化,一切按原则和规定办;不要以首长身边工作人员自居,去沾公家的便宜;不要盛气凌人,说话要和气,待人要诚恳。当时,洪学智将军家刚搬到北京,由于首长家人多房少,大儿子洪虎一家只能在外面借房子住。首长66岁才有小孙子,对他十分疼爱。每次洪虎一家回来看望首长,首长抱着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但到了晚上孙子要离开时,他让洪虎抱着孩子去坐公共汽车,绝不允许将自己的车让孙子用。与首长住在一起的孙女,幼儿园离家比较远,每天都是由我骑自行车接送,遇到刮风下雨就乘公共汽车接送。公私分明,不搞特殊,以身作则,严于律已,这就是洪学智将军的一惯家风。
    在洪学智将军身边工作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首长对我的教育帮助以及他的言教身教,时时鼓励、鞭策着我,成为我努力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讲述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四)
城东旧事~~我的少年 我和姐姐历经一年多汉口孤儿院的艰辛,回到外婆家的稻草屋,时光到了1950年,...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三)
第三章 母子汉口逃难 流浪少年的活生生现实,及乡邻们各种共产党革命传闻,给寄居外婆家的母亲一...
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二)
开篇以〖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为题.以两个中国现代史上的节点为引,写【百姓家史】.家庭,往往是...
专栏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