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你我、感动随州,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有爱才永恒!2012年,他们让随州这座城更美更温暖更幸福!由市文明委、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明办、随州日报社、随州电视台等单位承办,中国移动随州分公司协办的 “寻找随州好人暨2012感动随州人物”评选活动自去年3月份启动以来,各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持续报道,各地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热情参与、踊跃推荐,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根据活动安排,组委会对推荐的近200名候选人进行了审核,遴选出23名正式候选人,现进行群众投票,最终将产生10名“2012感动随州人物”。候选人编号、姓名及简要事迹在《随州日报》和随州网、随州文明网、楚北网等媒体上予以刊登,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01 陈汉青 男,51岁,随州市走进北大奥数培训基地负责人。2009年3月,他无意中获悉随县安居镇皂荚树村11岁小女孩黄金玲不幸患上白血病。因为没钱治疗,小女孩只能躺在床上。他心痛不已,立即汇去了1.6万元钱。在随州生活3年多的时间里,他倾心慈善事业,先后组织募捐爱心款50余万元,其中自捐11万余元,累计帮助50余人。他被称为“平民慈善家”,在他的带动下,许多热心人士加入到他的爱心捐助队伍。
02 王 进 男,39岁,随州市凯昌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司机、随州志愿者服务队的发起人。从组建志愿者组织以来成功举办了100多次公益活动,连续3年成功组织参与了随州火车站春运“有您,回乡之路更温暖”活动、福利院老人探访活动、道路交通宣传活动、白血病救助活动、神农公园环保宣传活动、520助残日志愿活动。参与“生命呼唤血液,爱心需要奉献”大型宣传活动,累计在随州献血超过3000ml。
03 雷光富 男,60岁,随县特殊教育学校博爱分校校长。他退休后,放下安逸生活,全心投入残疾人教育事业,和100多名残疾青少年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学校发展奔波。他细心关爱残疾青少年,用自己的退休金为特困残疾学生购衣购物,用自己的医保卡为残疾学生购药治病。他倾心探讨特殊教育规律,所在的博爱特校办学宗旨明确,模式新颖,特色鲜明,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好评。他被评为2012年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04 辛天英 女,48岁,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欣春米厂、天英砖厂总经理,淅河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先后为50多位老红军提供过帮助,为许多困难户、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和照顾。汶川大地震时,她组织并参加了四次捐款活动,金额达8.7万余元。她还无偿资助贫困大学生5000元。她的感人事迹使她成为淅河镇家喻户晓的“好人”。她曾获得随州市第二届杰出农民、随州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05 周晓波 男,45岁,随州经济开发区及时雨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自2010年开始,他在随州市第二中学设立励志基金,当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每人2000元助学金,并承诺每年新资助10名贫困学生,若考上重点大学,将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至大学毕业。每年春节,他都要回到曾都区龚家棚村,为村里50多户困难老人置办好丰盛的年货。据初步估算,周晓波若要将他的慈善事业进行到底,需要花费千万元以上资金。
06 方 军 男,34岁,广水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律师。2008年,他为吴店镇23位患上矽肺病的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获得赔偿。2009年,数千户菇农因购买麸皮质量问题导致绝收,通过他的法律援助,受害菇农获得赔偿。2012年4月9日下午,他路过应山河二桥时,发现一小孩漂浮在河面,连衣服也没脱就跳到水里,将小孩救上岸,送到医院并垫钱挂号救治。6年来,他先后办理案件120余起,受益群众2000多人。
07 雷大成 男,39岁,曾都区洛阳镇龚店村村民。曾都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0年12月16日上午,他途径王店村发现村民王长福被货车撞伤,生命垂危,他边报警,边将王长福送往医院,并为其垫付资金,手术开始后才悄悄离开。王长福后来多方打听,才找到好心人雷大成。2011年4月15日,他驾车途中看到4个人假冒和尚正在实施诈骗,当场拆穿其骗局,遭到犯罪分子的威胁和攻击,但他毫不畏惧,协助公安机关将其4人抓获。
08 何少武 男,25岁,曾都区府河供电所员工。2009年12月13日晚,他听到邻居抓小偷的高喊声后,跑向屋外,见小偷已驾驶盗窃的摩托车逃离,连忙开着自家的微型面包车,载着被盗车主一起去追赶。追上后,5名小偷慌忙逃窜,他停下车与邻居一起分头追赶。追了200米后,他抓住一名瘦高男子的衣服,瘦高男子掏出一把尖刀刺伤了他。他忍住强烈的疼痛,仍然奋力追赶,鲜血染红了百余米乡间小路......他先后被授予“全市见义勇为好青年”、“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等称号。
09 左光满 男,54岁,广水市供电局应山供电所营抄工。他是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用电有困难,请找左光满”。为了这个承诺,14年来,他始终实践着5分钟内复机、30分钟内赶到现场的诺言;14年来,他叫得出所服务辖区2000多个客户的名字,记录着2000多户居民的电话号码;14年来,他只有46个完整的休息日,而他参与开展故障抢修服务4.23万次,服务零投诉;14年来,他为家庭困难客户垫付电费1万多元,为福利院和孤寡老人义务上门服务600多次......他被誉为“百姓电工”。
10 张小林 男,43岁,随县唐县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10年来,他带领村民改造农田数百亩,兴修机耕路近10公里,筹措资金60多万元修建了7座泵站和多处水利设施。2012年,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顽强抗旱,带头拿出自家水塘供周边农户抽水灌田,放弃了1万多尾鱼苗。在他的协调下,全村19个塘堰承包主纷纷放弃养鱼,免费供村民提水抗旱。因长期奔波,日夜操劳引发心肌梗塞,他倒在工作岗位上再没能起来。省委书记李鸿忠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向“抗旱支书”张小林同志学习。随州市委追授他为“全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11 李旭斌 男,49岁,随县吴山镇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重点扶持的十位农民作家之一。30余年来,他一直在为被忽略的农村发声,已有200万字的作品发表于 《湖北日报》、《长江文艺》、《中国故事》、《芳草》、《延河》、《中华传奇》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出版有中篇小说集《桃花寨》、长篇小说《绿韵》、《布袋沟》等。《绿韵》获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布袋沟》出版后省委为其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北京举办首发式。2012年,他作为全国14位乡村作家代表之一,应邀参加中国作协基层作品研讨会。
12 刘春艳 女,33岁,随州市公交车司机。从业7年以来,她安全行驶45万公里,实现了零事故、零违章、零甩客、零拒载的记录;每月至少出班26天,没有一次缺勤和请假;口语报站50余万次,积极为乘客提供便利和关心,多次受到广大乘客称赞;坚持抓节能降耗,年节油1500升。因工作突出,她先后获得“公交十大标兵”、“市优秀驾驶员”、“市先进个人”、“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13 李 立 男,38岁,随州电视台记者。他在近10年的时间里担当了《随州新闻》重点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创作任务,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深入农村、企业和各行业深挖鲜活素材,创作推出了数十个大型系列报道,上送湖北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上百条。2012年,他驻站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以“一个人的坚守”为大洪山风景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拓展一片靓丽的天空。他先后荣获过 “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电系统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个人”、“优秀记者”等荣誉称号。
14 王 谦 男,55岁,随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来,他始终发扬白求恩精神,用高超的医技和博大的爱心全力拯救病人的生命。2008年6月16日,在妻子身患重病弥留之际,他仍坚持给患胆道疾病的高先生施行手术。高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感恩万分,送去一束鲜花,并在花中夹了1000元红包以示谢意。王谦找同事退回了红包。2010年9月,他自己患了肿瘤疾病,在接受大手术治疗还未满一个月的时候,他忍受煎熬,继续坚持给病人做手术。他先后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十佳医务人员”等荣誉称号。
15 马存莲 女,46岁,随州市环卫处环卫工人。她一直负责保洁量最大、人流量最大的解放路商业步行街的清扫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6000平方米,日代运垃圾3吨多。无论严寒酷暑,她总是早晨第一个到岗、晚上最后一个离岗,一天来回七八趟全天巡回清扫保洁。期间,单位领导考虑到该地段的清扫任务繁重将她调换到清扫任务相对较轻的路段,但她说,重活轻活都需要人干,我在这个地段工作已经习惯了,还是留下来吧。她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还被授予“建功湖北十佳农民工”称号,同时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16 邹顺喜 男,49岁,随县城市开发投资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随县建县伊始,他筹建随县城市开发投资公司。2009年,他的母亲突发心脏病病危住院,他直到一周后才抽出时间看望。2010年11月,他被检查出来患有喷门腺癌。六次化疗后,他瘦了40多斤,身体虚弱,但他仍坚持去公司上班,风雨无阻。2011年7月,省农发行来随县考察投资项目,接到紧急通知时,他正在市中医院打点滴。不顾护士的劝阻,执意拔掉针头,迅速赶往随县。2011年,他被评为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随县首届“劳动模范”。
17 王何林 女,29岁,随县公路段随北养护中心护路工。她深爱着对她有恩的养父母。养父患有心脏病,一年要住两次院,病情加重时,又逢养母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她同时照顾二老,不离不弃,每天奔波两处,坚持给养父母擦身看护,悉心照料,三年如一日。后来,养父被查出胃癌晚期,她没有放弃治疗,以房产抵押向银行贷款5万元为父治病。养父逝后,她继续尽孝,精心照顾养母。
18 吴福清 女,54岁,曾都区洛阳镇中心学校职工。她现为再婚家庭,再婚后,担负着赡养和照料前公公婆婆、现丈夫的前岳父岳母和夫妻双方父母4家老人的重担,拉扯着再婚双方的一双儿女,几十年如一日,从无半点怨言,用爱心和孝心谱写了爱的赞歌。她孝老爱亲的事迹广为人传,先后获得随州市“五好文明家庭”、首届“湖北省文明家庭”、“曾都区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荆楚第二届“十大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19 丁福玲 女,24岁,随县环潭镇水村村民。5年前的一场车祸,父亲丧生,母亲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为给母亲治病,供弟弟妹妹读书,她在一家早餐店找到一份月薪400元的工作,并将母亲接到打工地点附近的出租房里,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照顾母亲。半年后,随州城区聚玉街一位餐馆老板将她接过来工作,月薪700元。5年来,她每天6点就得起床,服侍妈妈洗漱、吃早点,中午和下午还要抽空送饭。晚上9点从餐馆下班后,还要把妈妈从床上背到轮椅上,用热水给她洗脚、擦身子。她说,“妈妈给了我生命,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对母爱的回报。”
20 严开友 男,56岁,曾都皮影演唱团副团长、随州皮影戏第六代传承人。他和退休职工张翠芳两人成立了皮影戏演唱团,并立下誓言,坚决不让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随州丢失。为了让人们欣赏更多的剧目,他们想尽办法添置皮影人像,把当初的26个发展到了120多个;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他们骑脚踏三轮车下乡演出;为了让随州皮影戏融入现代化元素,他们在表演传统节目时,结合当前生活实际,创编了《劝君戒赌》、《老来难》等现代皮影戏和百余首顺口溜。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随州曾都皮影戏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 张天晴 男,28岁,“天晴云雾茶庄”店主。多年来,他诚实做人,诚信经商,严把质量、服务关,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被誉为“茶王”。2004年7月,一韩姓建筑工程老总来天晴云雾茶庄购买茶叶,付款走后,将内装7万多元巨款和数本工程劳务发票及部分购物卡的皮包落在了店中。买者早已不知去向。张天晴经过多方联系查找,才找到这位韩总他又亲自驾车上门送还皮包,韩总拿出2000元钱以示感谢,最后被张天晴婉言谢绝。凭借诚信,他的茶庄获得“质量信得过商店”、“物价信得过商店”、“消费者信得过商店”等荣誉称号。
22 王德旺 男,41岁,随州市个体私协会开发区分会常务理事、鹿鹤市场“旺旺食品中心”老板。20多年来,他靠诚信起家,凭信誉发展,把一个年经营销售额不足五万元的小店,发展成为现在年经营额过百万元的“个体工商大户”。他热心公益,带头组织兴办“光彩幼儿园”,开展救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向灾区捐款等活动,个人资助和捐款总额达6万余元。他主动引导贫困户勤劳致富,引导个私协会员守法经营,维护经营环境。他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光彩之星”、省“优秀创业者”、“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市“十佳个体工商户”等荣誉称号,其企业也被市评为“文明诚信个体私营企业”。
23 马祖斌 男,50岁,随州城区鄂SX0981出租车驾驶员。他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文明行车、热情服务、帮弱助残。他把营运服务当作事业去做,力求精益求精,关心他人,奉献社会。他在营运中拾到乘客遗忘在车上的物品还给失主等拾金不昧的事达十几件,特别是2010年拾到乘客遗失在车中的8万元后上交主管单位返还失主,先后被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