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建设圣地车都关注民情民生——“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3-1-9 08:33| 原作者: | 查看: 101980| 评论: 0|发布者: 随州网|来自: 随州日报

两会侧记
                       求真务实建“车都”
                        随州网记者 唐天才
    1月8日上午,曾都区代表团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重点提到要求真务实抓“车都”建设,为随州跨越赶超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徐德代表说,“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块招牌来之不易,我市目前有良好的基础,做好这个产业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市的专用汽车产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他建议,随州汽车产业要重研发、抓品种,要重质量、抓信用,要重监管、抓假冒,要重效益、抓互杀,要重政策、抓活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才会提升竞争力,汽车产业才会迈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张周平代表认为,目前我市专用汽车附加值低,整车生产少,与“车都”名不副实。应该在专用车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一是在引进项目上,要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注重引进带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汽车项目;二是在产业的培植上下功夫,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注重研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基层急需农技人才
                   随州网记者 陈巧玲
    随县是我市的农业大县,一直努力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方向不断发展。讨论中,随县代表团将讨论的重点集中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等相关话题,其中不少代表针对农村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不足,急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们盼望有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能在农村扎根。”来自随县农业部门的人大代表张华建议,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经费投入,理顺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充实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力量。同时,她特别强调,农业科技人员应深入基层,加强农业科技引导,特别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
    随县农产品企业负责人、种粮大户、乡镇干部等也纷纷提出,希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他们建议,应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村科技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将农业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中国编钟音乐之都”
                     随州网记者 杨 磊
    1月6日下午,市政协特邀、共青团、工会、妇联界委员热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对报告提出的重点启动“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建设充满期盼和关注。
    王道权委员说,十大工程中的城南新区建设工程,尤其是重点启动“中国编钟音乐之都”核心区建设备受关注。规划中的“中国编钟音乐之都”计划用地1.3万亩,核心区占地500亩,主要建设音乐小镇和国家级的音乐剧院,随州市将与湖北报业集团强强联合,共同开发。建议借鉴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和枣阳“汉城”汉文化基地的经验,来打造“中国编钟音乐之都”。
    杨旭委员认为,编钟是随州的名片,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建设“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备受关注和期盼。他建议“中国编钟音乐之都”核心区规划建设的音乐小镇和国家级的音乐剧院能够建成随州标志性建筑,能够彰显随州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同时多邀请国内知名的音乐家和明星到随州来,聚集音乐人气,相信“中国编钟音乐之都”的打造将不亚于寻根节的社会影响力。
    其他委员也就“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建设提出了建议。
 
                   筛查“两癌”关爱妇女
                    随州网记者 陈晓林
    1月7日上午,随县代表团殷发仙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建议用5至10年时间,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的“两癌”普遍筛查,关爱农村妇女健康。
    宫颈癌、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据随县卫生部门统计,该县有1000多名妇女患有“两癌”。2012年,随县妇联和县卫生局对8个镇的1.2万名农村妇女进行筛查,又新发现了6名“两癌”患者。
    殷发仙说,农村妇女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妇女自身和她所在的家庭,也影响到农村社会健康、和谐稳定。按照当前的医疗技术,宫颈癌、乳腺癌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经济状况较差、信息环境封闭、卫生条件落后,导致许多农村妇女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较低。有的“两癌”患者不堪高昂医疗费放弃治疗,有的因发现太晚错过了最佳医治时间。建议各级政府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专班,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开展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为农村妇女提供更到位的健康保障。
 
两会专访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小城镇
                   ——访市人大代表张晓云
                      随州网记者 陈巧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我市要 “努力把随州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襄十随城市群核心城市、鄂豫门户节点城市。”这让市人大代表、随县小林镇镇长张晓云既深受鼓舞,又感到重任在肩。
    张晓云在接受采访时说:“小林镇地处湖北、河南两省结合部,312国道穿镇而过,是湖北省重点边贸口子镇。发展好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也有益于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近年来,小林镇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连续多年获评湖北省小城镇建设 “楚天杯”奖。
    “城镇建设,首先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城乡规划建设。”张晓云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小城镇,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首先,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才能为城乡建设创造条件。其次,在城乡建设政策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为小城镇建设开绿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不违反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下,允许乡镇政府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长远规划、逐步实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让青年“创业有门”
                ——访市政协委员佘艳娥
                    随州网记者 陈 云
    “随着当前就业难问题的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青年有了创业的热情,也有了一定的启动资金,但却无法寻找到可行项目,不知从何着手,‘创业无门’。”1月6日,在向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提交的议案中,佘艳娥委员建议加强青年创业培训和服务,扶持青年创业就业。
    佘艳娥说,促进青年创业,是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建议规范培训内容、加大培训扶持、壮大培训力量,加强青年培训,提升青年素质技能。同时要加强青年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
    佘艳娥建议,办好市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及时给予专项工作经费及专职人员保障,真正实现为青年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岗位推介、项目引导、资金支持、心理辅导、权益维护等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尤其要对青年创业项目的选择加大可行性分析。同时加大对青年创业过程中的引导和扶持,和创业初步成功后的跟踪服务,帮助青年创业做大做强。
 
                   企业呼唤“绿色通道”
                 ——访市人大代表徐正刚
                     随州网记者 张 琴
    “新建一个厂房,办理房产证,要经过规划、质监、消防、环保等许多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办理速度常常也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工厂的开工进度。”徐正刚代表反映的这个问题代表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发展经济不能等,企业也不能等。
    徐正刚说,我市企业的发展环境急需优化,针对企业的各种行政审批程序应该简化,目前企业厂房办理房产证与个人办理房产证的程序一样,没有多少区别,其他许多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他建议为企业专门设立办事“绿色通道”,形成“通道”机制,让行政审批产生高效、节能的企业效率。
 
                    加强培植本土企业
                     随州网记者 唐天才
    连日来,曾都区代表团各分团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其中,加强圣地车都建设,注重培植本土企业,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饶金才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讲到要“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要实现倍增目标,大力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培植本土企业。本土企业成长起来不容易,而且扎根随州、稳定性强,政府要从各方面营造关心支持本土企业的良好氛围,在政策上要让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让其发展壮大。就目前来讲,招工难是企业的一件头疼事,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熟练工,为企业解难。
    章永亭代表认为,这些年本土企业为地方贡献税收较多,要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和关心,政府要像重视招商引资企业一样重视本土企业,让本土企业有平等发展的平台。这样,既有本土企业的壮大,又有外来企业的加入,增添新鲜血液,工业才能步入发展快车道。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