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记者黄闯 通讯员李月仙 聂少峰 随州,是省级文明城市。随州,有市级及以上文明单位400余个,还不包括各县市区评定的文明单位。洁美随州活动也开展了几年,然而,随州城乡不文明现象和行为,却处处可见。 自2012年11月起,随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影响随州形象的“不文明行为”大讨论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民、网友纷纷曝光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呼吁全民参与,形成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的好习惯。 近段时间,本报记者走访随州城区,探访多个路段,发现仍然存在乱穿行、乱摆摊、乱贴广告等一些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城市的环境。面对屡禁不止、死灰复燃的不文明顽疾,如何创新和完善长效机制,为市民营造清洁、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有关职能部门有何行动?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市民,如何从自身做起,做文明有礼的随州人? A 聚焦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镜头一:解放路是我市的商业区,烈山大道是我市的城市主干道。1月16日15时,记者经过解放路和烈山大道的十字路口时,正赶上大堵车。记者现场看到,当南北向的交通信号红灯亮起时,一些非机动车主却视灯如无物,毫无忌惮地行驶。东西向的人行横道上,行人也是一直穿梭着,不管是不是红灯,也不管机动车是否在前行,反正见缝插针,让本来已经堵住的大十字街路口交通秩序更加混乱。 镜头二:1月17日上午8点,记者来到鹿鹤菜市场,在摊位通道上看见一大堆废弃的菜叶,经来来往往行人的踩踏已变得肮脏不堪,还有许多塑料袋和白色泡沫也横在路中间。此外,许多小摊贩也把摆不下的蔬菜摆在地上,占了菜市场过道大半边。还有过往的助力车、运蔬菜的三轮车等随意横在过道上。 镜头三:1月17日11时,记者走进颐景佳苑小区4号楼,一打开电梯门,就被一堆小广告震住了,地板、厨具、保洁等应有尽有,都是将小纸条用胶水贴在电梯里,想撕下来很不容易。电梯外还有一则物业公司的提示:请勿在电梯内张贴小广告。不过,这些都形同虚设,小广告只增不减。各种小广告“漫天飞舞”,在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原本干干净净的楼道,现在弄得脏兮兮的,有的直接用那种油性笔写在墙上,黑乎乎的,很难看。”居民徐女士如是表示。 镜头四:1月16日晚10点,城区小十字街南端,两边的烧烤摊几乎挤占了整个路面,中间仅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烟雾缭绕,地面处处垃圾。 B 呼吁齐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 记者在交警、城管、环卫等部门采访中,听得最多的就是:治理不文明行为,需要各职能部门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需要方方面面大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一个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基本体现。但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开展的“牵手平安行”专项整治、“道路客运安全年”专项整治、涉牌涉证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与大力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狠抓顽症治理、注重管理创新,加强了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整治。一是针对城区车辆停车难、停车乱的不文明行为,联合城管部门做好公共停车场、临时停车泊位建设,强化对违停车辆的查处;第二在沿河大道、汉东路、清河路等三条街道上实行摩托车、电动车走边道或专用道试点。安装指引标牌90余块,施划专用道标线6公里,设置禁停标识36处,在路口安排人员值守,对摩托车、电动车进行劝导和引导。三是与市场管理中心、城区办事处等部门联动,集中开展闭街小巷整治,使城区不文明交通行为整治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不是禁止摆摊,而是要规范摆摊。”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当前我市的繁华路段、菜市场、居民生活区等地存在一些不文明的摆摊行为,但是小贩等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也确实引人关注。城管部门在整治市容市貌的同时,考虑对商贩的疏导,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交易场所,或者专门开辟新的临时市场,对无序的市场行为进行有序的规范与指导。这样做可避免因禁止商贩摆摊设点行为引发的民意逆反,又达到对不文明行为的整治。 对于群众反响强烈的小区楼道牛皮癣广告,城管部门表示,将在接到群众举报或日常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严惩一个。一旦发现有乱张贴广告的,马上拍照取证,及时中止不法行为,责令乱张贴者清理乱张贴的广告,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另外,城管部门将与其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整治责任制,进行划片包干,共同“围歼”乱张贴,营造良好的市容市貌。 C 杜绝不文明行为人人有责任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没注意、赶时间、都是些小事情”成为诸多市民的说法。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说,平时里其实很讨厌那些随手乱丢弃垃圾的人,但有时候不经意的就忘记了。 记者对身边一些借助非机动车上下班的朋友进行了调查,大多数人都有过闯红灯的经历。问其原因,无非是赶时间,避免堵车,怕上班迟到。他们表示,自己上下班的路每天都在走,哪些路口车多车少都心里有数,挑些不繁忙的路口闯闯,不会有危险。 如何杜绝不文明行为,在采访中,许多市民都表示,关键在于相关部门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的提高。管理要经常化、合理化、人性化,光靠突击检查不行,要强化规章制度和人员管理,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 提高市民素质,要发动社区、单位、学校等,通过开展专题学习教育、举办不文明行为曝光展、爱我家乡、洁美随州大家行等方式,教育启发市民,发动市民广泛参与;要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罚款力度,让市民认识到“惩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每一个市民都是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