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当地时间1月17日,法国军队对马里反政府武装的军事打击进入第7天,法国地面部队也投入战斗。自法国总统奥朗德11日宣布出兵后,马里局势呈愈演愈烈之势。法国的军事行动也得到了多个国家的支持,但是从各方面的判断来看,马里之战的结局依然不明朗,一场持久战似乎不可避免。 多方支持法国军事行动 本月,占领马里北部的武装人员攻克位于首都巴马科东北部600公里处的重镇科纳。马里过渡总统特拉奥雷紧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和法国总统求援。法国11日从乍得首都恩贾梅纳调动“幻影”战斗机,展开空袭。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法国空军摧毁了数个极端势力控制的训练营和仓库,马里政府军在法军的帮助下对北部多个城镇进行“扫荡式”攻击,打死上百名武装人员。 同时,法国继续向马里增兵,并陆续从法国本土和位于乍得的基地调集战机参战。英国空军也派出两架波音C-17型军用运输机协助法军运输装甲车。继空军连日空袭后,法国地面部队也开始投入战斗。16日,法军指挥官古劳德表示,法军地面部队已经连夜开始从首都马里首都巴马科向北推进,地面部队已经进入距离马里首都巴马科400公里左右的小镇贾巴利,与占领该地区的极端武装“伊斯兰卫士”展开激战, 法军在马里的军事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从11日法国介入马里战局以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尼日利亚、布基纳法索、加纳、美国、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北约等国家和组织都表示支持法国出兵马里,打击伊斯兰极端分子对马里政府军的进攻。 法国已经将参与马里战事的人数提高到2500人。此外,尼日利亚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尼日利亚将派遣900人的地面部队进入马里,之前的空军技术小组已经抵达马里首都巴马科开始工作。同时,尼日尔的军队也在边境地区整装待命。欧盟定于17日召开外长会讨论如何支援法国在马里的军事行动。德国国防部长德迈齐埃16日宣布,德国政府将向马里派出两架军用运输机,用于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部队运往马里首都巴马科。 武装分子作战实力超预期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长期盘踞马里北部沙漠的武装人员配备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其作战实力超出了法军的预期,未来马里战局将呈现胶着之势。法军近日在马里作战时发现,反政府武装的战斗力不可小觑。一名法国官员说:“最开始,这些人看上去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但结果证明,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法军首日的空袭中,武装人员用轻武器击落了一架法军战斗机,飞行员伤重不治身亡。 马里北部的伊斯兰极端武装是由 “西非圣战统一运动”、“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卫士”等多支武装力量组成,他们互为犄角,很难一举歼灭。其次,他们之中许多人曾在利比亚作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第三,他们熟悉马里的地形,马里北部广袤的沙漠是他们天然的屏障。就像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说的,这些武装分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很有决心,他们目前依然控制着一些关键地区。 武装分子还在遭受重创后发起反攻。14日,“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攻占巴马科北部400公里处的贾巴利。有分析指出,武装分子很可能以贾巴利为据点,谋划对东部地区发起进攻,他们誓言要把法国拖入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地面战。 当被问到战争可能持续的时间时,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说,此次行动将持续“必要的时间”,以阻止“恐怖主义和犯罪团体”的进军。目前,法国正寻求西非国家和欧盟的进一步支持。 大量武器从利比亚流入马里 为何马里反政府军实力如此强大,迫使国际社会出兵襄助?追根溯源,西方新干涉主义对马里当前乱局负有一定责任。 2011年春,利比亚爆发社会动荡,随后北约出兵干涉。在北约强大攻势下,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军队溃不成军。在卡扎菲的政府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一个叫图阿雷格的游牧部族,这一部族主要生活在西非和北非各国,其中就包括马里。卡扎菲死后,这些军人携带大量重武器返回位于马里北部的家乡,并加入当地反政府的宗教极端组织,使其具备了向政府军发起进攻的野心和能力。 时至今日,西方一些媒体也承认,西方在把利比亚战争的胜利当作新干涉主义的成功案例时,却忽视了对马里造成危害的 “副作用”——大量武器从利比亚流入马里反政府组织手中,导致马里烽烟四起。 马里反政府武装这次对政府军的进攻可谓势如破竹,除了有大批从利比亚流散的军人加盟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里政府军不少高级军官过去长期接受美国的军事训练,后来在2012年3月的军事政变中成为反政府的军事力量。他们深谙北约战术,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超出西方想象,因此在战斗中屡屡得手。 此外,过去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分别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也门、索马里、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发动战争或空中打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不断激起伊斯兰国家的反美情绪,也使得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组织有机会得以壮大。尤其是“基地”组织在阿富汗被打散后,转移到北非和西非等地,勾结当地极端势力,对当地社会造成安全威胁。 此次在马里起兵闹事的主要是“西非圣战统一运动”、“伊斯兰支持者”和“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伊斯兰极端组织和恐怖势力,他们与“基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民众的反美情绪和马里的军事政变,乘机控制北部大片地区,威胁马里的社会安全和西非的局势稳定,给西方的反恐带来了新的难题。 战争短期内难以结束 马里去年3月发生政变,部分军人代行政府职责。受政变影响,北部图阿雷格武装分子快速推进,连续攻陷北部基达尔、加奥、通布图三个大区首府,这三地被图阿雷格武装称为“阿扎瓦德”地区。 图阿雷格武装分子意欲在已占领的地盘上独立,而同样盘踞在马里北部拥有精良装备和较强作战能力的一些极端宗教组织则希望在整个马里推行宗教法律。去年6月经过多次交火之后,马里北部广袤的领土彻底被极端宗教组织和恐怖势力占领。 马里曾是法国殖民地,两国关系1960年实现正常化。法国目前是马里主要援助国和合作伙伴。近几个月来,法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干预马里危机,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提交马里问题决议草案,获得一致通过。 正在阿联酋访问的奥朗德15日说,法国在马里军事行动有三个目标:一是“阻止恐怖主义侵略”;二是保护马里首都巴马科的安全,法国在这个城市有几千名侨民;三是使马里重获领土完整。 分析人士认为,法国此次出兵马里,首先是希望继续维护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打击极端宗教组织,消除法国在该地区的安全隐患。其次,2011年法国在利比亚和科特迪瓦牵头发动的两次军事行动均以胜利告终,使其国际影响大增,因此奥朗德也希望通过这次行动谋求政治加分。 分析人士预计,由于马里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地广人稀,与尼日尔、阿尔及利亚交界的地区又是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大本营,面对能力强、武器精的极端宗教武装组织,战争恐怕短期内难以结束,马里想要恢复领土主权统一完整尚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