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云 “通了水泥路,小车也能开到家门口了,真方便。”日前,常年在外做生意的申新华返乡过年,一路将车开到了曾都区府河镇杜家冲村五组岳母家门口。 五组的水泥路通了,七组的电压足了,村里环境美了……过去的一年,在驻点单位曾都区政法委的帮扶下,杜家冲村喜事一件接一件。 汉十高速与316国道连接线府洛线贯穿而过,杜家冲村大部分村组交通较为便利。但五组离府洛线有2、3公里距离,100多村民的出行靠的是一条弯曲的土路。每逢雨天,泥泞难行。去年5月,村委会多方“化缘”,修建了一条近5公里的水泥路,将五组30多户人家“串”了起来,连上了府洛线。 七组虽不愁交通,但每年除夕之夜不能看春晚一直让大伙心里倍感遗憾。村支书冯传云介绍,最初一、六、七三个组的600多人共用一个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而七组距离变压器最远,电压一直不稳,“每年除夕晚上,家里的灯都不够亮,电视完全开不了。”村民冯传升说。 2012年,趁着农村电网改造政策的实施,七组新增了一个50千伏安的变压器,四、五组原用的25千伏安变压器也升级到100千伏安。“今年终于可以看场春晚了。”冯传升十分期待。 走在杜家冲村,发现沿路农家门口都装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冯传云介绍,“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启动后,该村在驻点单位的帮助下,对道路两旁的柴草进行了转移,每家门前都添置了垃圾桶。沿线村组还修建了三个垃圾池,两天清理一次。同时,还建造了三个高标准的公厕,在公路两旁栽植了4000多株松树苗。 如今,杜家冲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好了,以前想往镇上搬的村民也不舍得走了, “现在垃圾有地扔了,用电也方便了,生活更舒心喽。”村民黄靖道出了大伙儿内心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