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行”恩施采访组记者 杨传彬 刘伟峙 2012年11月28日。被誉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2号楼大屏幕——“中国屏”。 神农溪、清江画廊、恩施大峡谷、土司城、摆手舞、傩戏……秀美奇特的自然风光、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在“中国屏”上完美融合。美丽神奇的“仙居恩施”进入国际视野。 恩施,是湖北第一个走上“中国屏”的市州。 这是恩施土(家)苗儿女走出大山,自信地拥抱世界的一个缩影。 提升精神区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蜀道”并不确指从恩施入川的道路,但多少年来,进入恩施的人没有不感叹其山之险、其路之艰的。在绵延雄浑的大山里,在如画如梦的美景中,土(家)苗儿女怀着敬畏和自豪,也有着千古的叹息和憧憬。 历史,缓缓向前流淌。2009年,沪蓉高速开通!2010年,宜万铁路开通!“大通道”圆了恩施人民的百年梦想。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远,地不再偏。 惊喜是短暂的。把自己放在全省全国的大局中审视,恩施人感觉到了自己的发展还很不够。太长的“时差”要倒,不小的差距要补。知不足而奋起直追。拥有了“新区位”的恩施人,想的是如何走进全国大市场,走上世界大舞台。 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开放的空间,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开放的水平,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取决于开放的程度。 “大通道促大开放!”用先进理念进行思想洗礼,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魄,融入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滚滚洪流。 这是一次思想的变革。 仅以2012年为例: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行使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外资企业发展的平台更为广阔;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成立,“恩施产”走向世界的渠道更加通畅;行政服务事项“一周办结制”全面铺开,51个州级行政单位的426项行政服务事项纳入“一周办结”范畴,服务的效率更高…… 发展“软”环境的每一项优化,都必须以观念的改变为前提。恩施人正以思想的 “大掘进”,打通着加快发展的又一个“大通道”。 唱好建设大戏 优化发展环境,必须“软”“硬”兼施。恩施,正围绕建设武陵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严冬时节,寒风凛冽。1月5日,记者来到建设中的州城青树林新区,只见人声鼎沸、机械轰鸣、车流如梭。州文化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这里将建成集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传媒、综合产业和居住生活于一体的州城地标性核心区域及州域新的政治中心。 走进州城龙凤新区,金龙大道、州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正酣,龙凤大道、恩施市行政服务中心前期工作有条不紊,龙凤初中搬迁、酿酒工业园、宜红茶业及农产品工业园等项目征地全面启动……龙凤新区的变化,拉开了州城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大幕。 火热的建设场景,不仅见于州城。如今,以州城为中心,以利川市和来凤县城为副中心,各县城为支点,辐射带动乡镇、中心村发展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正在悄然形成。 城镇建设事关发展,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1月6日的恩施州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2013年,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年实施城镇重点建设项目180个,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打好招商硬仗 2012年是恩施州 “招商引资突破年”,“引进百亿招商资金”专项行动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招商引资大潮奔涌。 沃尔玛、肯德基等世界500强企业来了,九州通、中百、武商、武钢、华电、华能、雨润、劲酒等国内500强企业来了……2012年,全州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5亿元,增长39%;直接利用外资达到2120万美元,增长19.2%。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金果茶业,鲜叶生产基地在巴东,市场在武汉、重庆、上海、广州、深圳;翔奥电力,零配件来自武汉大本营;翔奥飞翔,顺利挤入国家电力部门采购网,走俏武陵山;思乐牧业集团冻猪分割肉走上了香港人的餐桌;恩施晨光、咸丰汇龙、来凤凤雅、巴东易达等携名优农产品义乌找销路……众多 “恩施造”、“恩施产”走向了山外的广阔世界,恩施与山外大世界的融合到了全新的水平。 “大通道”,打开了大山的怀抱;大开放,换来了沉甸甸的果实。恩施,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积极的姿态,沿着“大通道”,走出大山,拥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