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行”黄冈采访组记者 李 平 袋料香菇透着沁人肺腑的清香、黑木耳一袋袋正冒出“黑耳朵”…… 1月9日上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示范点——黄冈市团风县黄湖移民新区刘金华的大棚里,刘金华和他雇请的3名女工正忙着采摘香菇、木耳,准备运往大武汉销售。 “我这袋料香菇长在稻草上,用稻草变废为宝呢!”刘金华说,两年半前,举家从十堰市郧县搬迁到黄湖新家。一天,见到小区旁到处堆积的稻草,他想到了栽培袋料香菇! 刘金华说,两年前他到宜昌?亭学习食用菌技术,后来和老伴东挪西借11万元,与一起搬迁过来的大哥置换4亩地,建起了4个蘑菇大棚。 刚开始,由于消毒不到位,刘金华的蘑菇栽培先后损失了一万多元。谈起第一次种蘑菇的经历,刘金华眼眶湿润。 危急情况下,团风县县直工委副书记张钦平结对帮扶老刘。张钦平到处联系银行贷款,并以自己工资抵押,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帮扶发展袋料香菇,并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后来,刘金华联系香菇大户王焕华成立了康路蘑菇合作社。眼下,刘金华共建起了5个蘑菇大棚,聘请了6位移民乡亲当帮工。 临行,刘金华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扩大规模,争取三年圆小康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