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记者冯家园 通讯员喻晓聪
● 全省首创 ● 200余名警力上街巡逻 ● 见警率增加平安指数提高 ● 发案率降低社会治安变好 从2012年5月份起,我市公安部门整合现有警力,将特警、交警等警力整合在一起,实行“五警合一”的模式,将警力投入到主城区的主要路段进行巡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城区‘五警合一’机制,每个社区组建一支专业治安巡逻队,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大幅降低‘两抢一盗’发案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作为政府工作的十件实事之一。近日,记者走进巡逻的民警、普通的市民,寻找“五警合一”模式的真谛和市民真实的感受。
现在 主要路段上警察多了 在随城的繁华路段解放路、清河路转盘等地,从2012年5月份起多了一个可移动的公安岗亭,岗亭内有值勤的警察,街面上也可以看到巡逻的警察。 2012年春,市公安局经过深入走访,听取百姓的诉求,针对随州城区防控体系建设薄弱的情况,决定将特警、武警、交警、治安警、协警等五个警种合一,成立一支专业治安巡逻队伍。于是,公安部门抽调200余名警力“屯兵”街头,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摆到一线,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的部位。 全面负责“五警合一”的特警支队队长史洪波介绍,目前,在解放路、清河路转盘、立交桥十字路口、新火车站广场4个治安较复杂的地方配置了移动岗亭,每个岗亭配备约10名警察,其中解放路以特警为主,清河路转盘以曾都分局巡警大队为主,立交桥十字路口以交警为主,新火车站以开发区分局为主。4个巡逻点还配置了22辆警用摩托车,采取步巡与车巡、警服与便衣相结合,24小时执勤巡逻。“五警合一”的治安巡逻防控是采取“543”的防控模式:“5”为五警合一,“4”为4个移动岗亭支撑点,“3”为将城区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社区3级巡逻区,实行多警上路、多警防控、一警多能的三多防控。 1月17日,记者在解放路移动岗亭内看到,巡逻日志上清楚地记着当日巡逻的次数、人员和安全情况。8:10-8:40,一切正常……13:00-14:00,一切正常……当日巡逻的负责人是市特警支队三大队二中队队长宫博。他介绍,解放路岗亭巡逻的辖区是解放路、烈山大道、舜井大道,延伸至青年路和汉东路,每天至少要巡逻七八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主干道的防控,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接受群众的求助。” 当日,他们还成功处理了一起卖管制刀具的事件。宫博介绍,在巡逻中,他们接到群众的投诉,说有人卖管制刀具。他们迅速行动,收缴了管制刀具6把,还有一把仿真枪。 特警支队政委宫越江表示,“五警合一”的模式,让少数警力发挥了大防控的作用,对街面社区进行网格化、责任田式管理,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增进人民群众安全感。
过去 “不设防”城市治安差 时间往回追溯,在实行“五警合一”的巡逻防控模式之前,随城的街面上很少看到警察巡逻,只有快到过年或重大节日时,才会看到有警察在巡逻。史洪波告诉记者,随州现有警力只有4.99个/万人,约是全省警力平均数的一半,警力短缺制约了随城治安防控和巡逻,随州也被称为“不设防”城市。 警力短缺使其对违法犯罪的震慑力大大减弱,一些小偷小摸、两抢一盗等治安问题层出不穷,不少老百姓对此感同身受,陈女士就是一位受害者。2011年7月份,她在一家鞋店买鞋,在试鞋的过程中没有注意自己的包,钱包被偷了。她找店主讨要说法,店主以店内有安全提示为由拒绝赔偿。 不少卖场的销售人员表示,以前的小偷较多,他们经常看到,但他们出于自我保护,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客受害。 在解放路做生意多年的宫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在解放路的中段,一些穿着民族服饰的人摆着地摊,除了卖各种首饰外,还卖管制的刀具、仿真枪等,给社会治安造成了危险。“很少有人管。”他说。 城区主干道飞车抢夺;解放路、汽车站、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处小偷扒窃;汽车站、医院附近“猜瓜子”诈骗;五眼桥菜场内、新火车站广场使用假币、扒窃;小东关、天生街的色情服务等成为社会治安难点,也成为百姓的心痛。 “以前出门要小心再小心,特别是乘车、购物时,都要把包包挂在前面,还时不时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市民李女士表示。
成效 “两抢一盗”同比下降47% “‘五警合一’防控模式在主城区实行,犹如一把利剑出鞘,剑指社会治安,有效地打击了‘两抢一盗’等违法案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宫越江表示。 2012年5月27日以后,城区连续发生多起“两抢”案件。特警支队经过侦查后,对解放路移动岗亭加派了力量,加强了对发案高峰时段和地区的巡逻,并安排便衣民警使用“铁桶战术”进行24小时蹲守。经过半个月的侦查,特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张博6月12日收到了群众发来的举报和指认信息。经过周密部署,犯罪嫌疑人罗某被抓获。 特警支队二大队针对中心医院前“猜瓜子”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收集信息和监控,一举将“猜瓜子”团伙打掉,收缴了用于诈骗的工具,现场抓获6人。这6人均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其中两人因屡教不改,被送往襄阳执行劳教。 史洪波介绍,通过开展五警巡防,城区社会治安有了明显的好转。城区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7.9%,刑事类警情下降27.1%,治安类警情下降33.8%。破获各类案件41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82名,收缴各类管制器具182件,查处各类交通违章行为569起,打掉“两抢一盗”犯罪团伙15个,扒窃团伙11个,查扣作案嫌疑车辆136台,接受各类群众求助1347起,处理各类纠纷595起。通过有效的巡逻防控,城区“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47%。 据悉,“五警合一”巡逻防控模式在全省属首创,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市长傅振邦曾作出批示:“‘五警合一’机制创新成效显著,望公安局继续发扬完善,争取更大的胜利。”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郭唐寅了解“五警合一”后批示指出,随州市公安局整合警力资源、创新警务机制、推动警力下沉的作法是正确的,效果也是好的。 社会治安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感受。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感受到社会治安逐渐向好。市民李传新表示,现在街上警察多了,安全感提高了。市民周厚刚表示,警察出来了,有效震慑了小偷,我们现在上街放心多了。
将来 “三网四化”完善防控体系 虽然巡逻力量大了,但主要集中在主干道,背街小巷、社区等地防控体系还是较为薄弱。“今年,市政府将‘五警合一’作为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我们会将 ‘五警合一’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为老百姓构筑一个安全的防护网。”宫越江表示。 当前,“五警合一”防控模式还在探索完善之中。史洪波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城区防控体系扁平化,以市级110指挥中心为中枢,运用GPS定位、无线通讯等手段,做到一点布控,全警响应,解决出警不及时、不快速等问题。其次要推进警务信息化,利用平时巡逻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研判,研究防控重点区域、时间等,给巡逻岗亭更多指导,形成重点防控。第三要推进五警部署网格化,重点加强对主城区的街道、广场等地巡逻,28个社区也力争组建3-5人的专业巡逻队,实现点、线、面的防控体系。最后,要建立“五警合一”考核监督的制度化,通过考核来推动各巡逻队伍的工作,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 除了建立“四化”工作机制外,还将建立三张网。宫越江介绍,建立城区主街面的治安防控网,以五警合一的警力为主,通过日常巡逻构筑防控网;其次是建立社区防控网,逐渐建立社区专业的巡逻队伍;再就是建立社会治安防控的视频监控网,今年将对背街小巷安装200多个视频探头。“通过技防、人防等结合,构筑随州安全防控的天网。”宫越江说。
记者手记: 警察被称作人民安全的保护伞,也是违法犯罪的“天敌”。 以前,“两抢一盗”、扒窃等案件频发,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警察哪去了”成为人们的追责之痛,警察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打了折扣。 “五警合一”防控模式的施行,让人们在街道上看到了警察的身影,让少数警力发挥了大防控的作用,让那些准备违法犯罪的人感受到了威慑力,也让 “不设防”城市设防了,有效地打击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为百姓构筑了一面安全的防护墙。这是一项为民谋福祉、心系民生的作法,自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赞许。 当前,我市正在建设平安随州、幸福随州。需要更多的像 “五警合一”这样创新的模式,让警力下沉,到最基层保障百姓利益,打击违法犯罪。基础打好了,基层平安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会提升起来,平安幸福的随州不再是遥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