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咸宁:新型工业正崛起

2013-1-24 08:37| 原作者: | 查看: 10763| 评论: 0|发布者: 霏霏|来自: 随州日报


    “荆楚行”咸宁采访组 陈力 饶红斌 陈强
    华中腹地,长江中游,鄂南咸宁,这座素来以温泉立名、生态为本的城市,正浓墨重彩勾画着一个宏大的工业化愿景。
    2012年,咸宁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2年,咸宁新引进与续建省外企业投资项目170个。
    2012年,咸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4家、净增54家。
    简单的数字告诉世人:香城已许下“鄂南强市”的宏愿,泉都正吹响“工业崛起”的号角,一座以大企业、大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新城”正在崛起。

    机遇叠加,搭建崛起平台
    历史上,工业并不是咸宁的“优势项目”。
    在咸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专的记忆中,“偌大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一片荒山菜地,2000年实现工业项目零的突破。”
    “不是不想发展工业,只因过去条件不成熟。”李专对此深有体会,“过去咱们怎么招都招不来,现在咱们搭好平台选大项目、好项目。”
    2006年7月,咸宁经济开发区正式组建。同年,饮料业巨头红牛顺利投产。
    后发并不妨碍快进。在市委市政府“大搞建设、大举招商、大上项目、大兴产业”的思路下,咸宁开发区在此后的6年间“天天有新闻,月月有变化,年年有跨越”。
    2012年5至6月,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咸宁现场办公会在鄂南大地激起春潮:把支持和推动咸宁实现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上升为省级战略。
    政策、地理、交通、环境等优势叠加下,咸宁的区域竞争力愈发凸显。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顺势而动,提出“工业崛起”战略,全力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

    全线发力,激活“七轮驱动”
    发展经济靠什么?两个字:工业。
    工业崛起靠什么?两个字:项目。
    围绕这一理念,咸宁全市各地纷纷打出发展牌,追求“一区一亮点,一县一主题”。
    咸安区打造“香城泉都”中心城、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争当鄂南强市排头兵;嘉鱼建设湖北经济强县、打造长江临港新城;赤壁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通城建设幕阜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打造“中三角”节点城市先行区;崇阳建设幕阜山区经济强县、打造美丽富饶新天城;通山建设绿色崛起先行区、打造咸宁次中心城市。
    七个县区,齐头竞进,“七轮驱动”,全城迸发出勃勃生机,态势喜人。
    去年咸宁力推 “10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086.3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1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4%,开工率达100%,居全省市州第一位。壮“块头”,扩规模,增容量。统计显示,仅元至11月,该市累计施工项目1348个,新开工1039个。
    2013年,该市谋划了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新城园区及重点项目。

    生态至上,兼收绿水金山
    1月10日下午,热火朝天的南玻集团项目施工现场,一栋栋厂房正在耸起。
    红牛、光宝、洁丽雅、三环……为什么这些“中字号”、“国字号”、行业百强、世界五百强企业对咸宁青睐有加?
    “与咸宁一样,他们都看重生态。”李专说,咸宁经济开发区被公认是 “只冒财富不冒烟”的范本,园区内企业全部实现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
    防止污染,源头发力。在咸宁,无论项目投资多大,只要危害环境,一律拿不到“门票”。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咸宁仅市区就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23个,关停淘汰落后产能147家。
    科技与生态同样具有无限“生命力”,走上新型化、科技化路子,绿水和金山便可兼得。
    生态招商,服务暖商,真情留商。近几年,绿雪、惠生、华亿通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投入“香城泉都”的怀抱。与此同时,一批扎根已久的企业也在咸宁的倾力扶持下扩规、裂变、升级……
    潜山滴翠,淦河流韵。咸宁,正循着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阔步前行。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