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萃 长江三峡,最美是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历史悠久的宜昌市位于长江之滨,夷陵江畔。这里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周围山川形胜天下称奇,历代有名的文人大家先后来过,他们无不陶醉于此,留连于斯。 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拥有国家级AAAAA级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山清水秀,风情如画。这天我们乘着现代化三峡大轮船,在马达轰鸣声中进入三峡江面,只见沿途尽收眼底的是蛰伏在江畔依山而建的传统吊脚楼,不时有各种轮船穿梭而过。当时正值秋风习习,放眼望去,碧绿的江面,宁静的山水、苍翠的草木,挺拔的远山,到处是葱葱茏茏的生命,弥漫着鲜活的气息。这时你只想喊一声“好美呀”。 舍船登岸,走进偎依在长江边的水上人家,静静停泊的峡江古老的帆船仿佛在讲述三峡远古的故事,船工们以极具雄健的号子声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仿佛让我们回到古朴苍凉的时代。沿龙进溪岸边的栈道前行,眼前闪过的是亘古典雅的石拱桥,在水里欢歌转动的老水车,在路旁奔腾嬉戏的弥猿,在天空啾啾飞翔的小鸟;河边鸡鸭鹅成群结队,吊脚楼诗意的点缀于山水竹林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我们面前的溪水边。 当你沉醉其中来不及离开时,耳畔却萦绕着不绝的原生态的土家歌声,原来溪边人家传统的吊脚楼半掩半遮的在翠绿树林之中,土家幺妹正和着山歌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的土家伙计悠然的撒网打鱼。身临幺妹的山歌和纤夫的号子声中让人感受峡江古老居民的生活原态美,更让人疑似自己穿越了时空隧道,有一种做回神仙的幸福怦然心动。 沿曲径栈道继续前行,不时有猕猴与人嬉戏,常常有翠竹与人接吻;在与猕猴相伴合影,喂过猕猴桔子后,不知不觉间黄龙瀑的水声吸引着你的眼球,哗哗的声响像我们倾诉了悠久的爱情传说。一阵歌声迁出一个绝版的峡江远古的结婚民俗风情:一列峡江妹子载歌载舞,清秀的少女为我们捧上一杯峡州清茶。随后媒婆手持烟袋话说习俗,表示要做媒提亲说婚,好事一旦定下,幺妹手中的红绣球会飘飘下落,扮新郎,接新娘,坐花轿,送新人,一路欢欢喜喜敲锣打鼓入洞房。纯色的峡州婚庆场面演绎的让人觉得如走回梦中遥远的家园……走进三峡人家,如同走进一个世外的桃源;走进峡江吊脚楼,如同走进一幅古老的民俗画中,这里的舞蹈那么野佻,这里的美酒那么醇厚,这里的人们那么好客。 巨石石令牌,位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在优美西陵峡峡谷之间,高插入云被层层叠叠的岩石堆砌着,它高32米,宽13米,重4300余吨,它直入到人,通体洁白,有壁垒万仞之势。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长江三峡的一个标志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以他而得名,石牌古镇也因它而得名。令牌下平台处仙乐响起,一名舞者翩翩亮翅,举手投足间演绎出远古的神话。 来到三峡人家,让人觉得往昔的地方,曾经的时光,永恒的印象,永远定格。三峡人家仿佛痴情女子等了千年万年,在江岸钟情地等着八方宾朋相聚于此。来吧,这里是天人合一的世外风景,这里是原始古朴的记忆碎片,这里是一个已经淡化忘却的中华民风习俗记录,更是一个勾起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三峡印象,美不胜收。神游其间,让人乐而忘忧。 |
![]() |
名城探秘 ——随州历史文化百问 作者:凡人凡川 持续连载中 |
![]() |
个人专栏建设中… 随网文化频道近期将推出个人专栏,欢迎推荐或自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