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 春节快到了,宴请聚会高峰也到了。每年此时,餐桌上总会摆满菜肴,大家推杯把盏很是热闹。然而热闹过后,桌上总会有那么些只动了几筷子或者完全未动的菜肴被白白浪费掉,由此盛宴变成令人心惊的“剩宴”。 其实这种舌尖上的浪费由来已久,也被“批判”过,但始终存在。原因大致有三:一则是宴会所用的钱不用个人掏荷包,花起来不心疼,桌上能摆多少菜就摆多少菜,也不管到底有多少人,能吃下多少;二则是好面子的心态。既然是请客,就得用丰盛的菜肴表现一种诚意。面对可以打包的剩菜,客人们都显得不好意思,仿佛这样做就“寒酸”了;三则攀比风盛,铺张浪费惯了,节俭的传统抛得太远。 改变这种现象,要在优良传统上予以倡导,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一直以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加强这一美德的宣传倡导,让民众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盘子光了才是“真的好”。同时,建立健全公款消费和饮食行业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加大餐饮浪费处罚力度,强力扭转不良风气。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剩宴”现象得到全国上下广泛关注,正在大力整治,随州市文明办联合随州日报社等媒体已联合发出 《倡导餐饮文明抵制铺张浪费倡议书》。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剩宴”浪费现象会得到有效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