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行”黄冈采访组记者 秋 子 刘诗诗 王雨婷 滚滚长江上,黄冈长江大桥巍峨矗立,承载着大别山老区融入大武汉的梦想。1月8日,在离地面约48米高的桥面上,500多名工人正冒着寒风与接近零度的室外温度,奋战在工地上,为大桥早日通车做最后的冲刺。 上午9时许,虽然寒风凛冽,但“荆楚行”采访组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汽车吊机正在起吊门框墩,工人们有的在焊接支架,有的在为桥面安装栏杆、挡渣墙,视野之内,点点焊花飞溅,耀眼夺目,声声机器轰鸣,此起彼伏。 在大桥门框墩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和技术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绑扎。大家检查绑扎质量,协调汽车吊机起吊,忙得不亦乐乎。焊接师傅吴傲正在一丝不苟地焊接栏杆。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他不停地为焊接面除锈,并且打磨平滑,然后才进行焊接。“大桥上没有遮挡物,寒风吹过,感觉人都被冻穿了。”青年技术员吴杰说。 近距离仰望向两边无限延伸的大桥,记者不由得心生震撼。大桥造型别致,斜拉索犹如一根根琴弦,在江面演奏出一曲动人的音符。 建设方中铁大桥局黄冈项目部常务副总经理张红心向记者介绍,黄冈长江大桥全长4008米,集城际、铁路、公路三位为一体,下层桥面通行高速铁路,上层桥面通行高速公路。“开工不到两年,90%工程已完工,‘黄冈速度’令人惊叹。”张红心难掩心中的自豪。 江面上寒风刺骨,但丝毫挡不住工人促成大桥早日竣工的热情,施工每天不间断进行。“或许今年没时间回家过年了。”吴傲说。 “大桥年底通车后,黄冈人民在家门口乘高铁、坐动车半个小时进武汉将不再是梦!那时,730万黄冈人将更亲近拥有大武汉,而大武汉也将拥有一座大别山!”11点30分,结束采访时,黄冈市交通局局长刘新华紧握着记者的手笑着说,自己和市民一起期待着圆梦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