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同星农业:对标国际一流

2013-2-5 08:46| 原作者: | 查看: 101593| 评论: 0|发布者: 霏霏|来自: 随州日报

    随州网记者陈晓林 通讯员杨林
    省委、省政府日前通报表彰了2012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综合十强龙头企业、行业五强龙头企业和五强农民合作社。“英雄榜”上,湖北同星农业公司不仅跻身“综合十强”,更在家禽行业里当起“老大”,超越了汉口精武、周黑鸭、神丹等一个个响亮亮的名字。
    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振邦批示要求《随州日报》宣传报道该公司的先进经验,记者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了这家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扩能升级 装备技术国际一流
    隆冬时节,寒风刺骨。然而,位于随州经济开发区的湖北同星农业公司“亿只鸡”产业示范园,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自动化的屠宰加工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按规程操作,分类分割肉鸡产品;厂区大门口,一辆辆载重货车鱼贯而出,及时把“机遇”牌肉鸡产品配送到全国营销网点……2013年2月初,记者实地采访时,感受到该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强劲脉动。
    肉鸡市场方兴未艾。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持续提高,饮食结构中肉蛋消费量连年增加,与此同时,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导致农村散养的家禽数量持续下降。一升一降之间,蕴含庞大市场。
    “尽管鸡肉行情有起有伏,但庞大的市场需求不会消失,肉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星农业公司董事长杨生洪说,“所以,我们敢于大投入,在2011年初上马‘亿只鸡’工程。2012年,我们投入的系列项目陆续形成生产力,企业产能实现了倍增。”
    2012年3月底,同星“亿只鸡”产业示范园一期工程试生产,6月正式投产。其主要设备设施全部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建造,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预冷、精细分割和规模化、标准化冷链生产,每小时加工量1.2万只。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产品质量。
    2012年5月,公司新建的年孵化6000万只鸡苗的大型孵化场竣工投产,所采用的上海石井设备,系同行业中最先进的。
    2012年10月,公司新建年产50万吨的饲料厂投产。该厂是湖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单个饲料厂。其原料投送、成品装车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公司新建标准化养殖场9个,使公司标准化养殖场达到55个,其中种鸡场8个;商品鸡年出栏量达5000万只,种鸡存栏量过100万套。
    规模大,起点高,科技含量高。2012年一大批新项目的陆续达产,使同星农业公司顺利实现扩能升级目标,站在了国内同行业前五名的位置,达到国际一流的产业水平。
    产业引领 彰显荆楚“禽王“气魄
    农业产业化企业姓“农”,如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标准化”模式,推行“合同放养、订单回收”经营策略——这是同星公司与养殖农户紧密合作、共同掀起的养鸡方式“革命”。
    同星公司所开创的现代化新型养殖模式,不仅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农户养殖效益的实现,有着双赢的效果。尤其是其积极引进国际化标准,大力实施养殖源头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产业化发展更具“国际范儿”。
    同星公司在探索农企利益联结模式中,曾经走过弯路。
    最初他们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结果遭遇“两难”:肉鸡价格高于公司收购价时,养殖户将鸡只卖给市场,导致公司缺货停产;而肉鸡价格低于公司收购价时,养殖户将鸡只卖给公司,公司承担全部市场风险。
    痛定思痛!湖北同星决定将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变成知识化、技术化的“产业工人”,走“企业+基地+农户+标准化”之路。这种模式由于可采用自动化的养殖设备,每人日均饲养量由过去的2000只提高到2万只,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满足了加工需要,又改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弱势地位,受聘的农民工不用投入一分钱,只要保证肉鸡成活率,就能获取稳定收入。
    “早在1998年,我就开始与湖北同星合作。目前,已按照公司要求建成3座标准化鸡舍,年可出栏毛鸡4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随县新街镇养殖能手史世华,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了 “合同养鸡”带来的好处。
    农业企业植根于农,企业发展,惠及员工,惠及农民。2012年,同星公司在员工(多数为农民工)中普及社会保险,通过绩效考核,提升员工收入;通过建体育设施、集中供暖,改善基地员工工作、生活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同星公司在肉鸡养殖基地安置当地农民就业800余人,在玉米、大豆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民就业700余人;辐射邻近的枣阳、京山和河南信阳等地1.5万农户,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次;每年自养和 “合同放养”毛鸡5000万只、农户增收近亿元,带动农户种植玉米10万亩、增收6000万元,带动农户种植大豆10万亩、增收4000万元。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湖北同星发展的溢出效应,远不止于农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仅食品分公司安置就业的农民人均年可增收3万余元。
    在三产领域,每年带动物流业创收1亿多元;带动包装业创收5000多万元。
    租用农村荒地兴建基地,为村组增加了近8000万元的收入,又盘活了闲置资源;在基地附近配套修建通村通组公路,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了新农村建设。
    与农户共生共荣,与社会共创共享。湖北同星公司在引领湖北农业转型的征程中,彰显了 “禽王”气魄,谱写了一曲高昂激越的时代壮歌。
 
    质量管控 全面铸造国际品质
    同星产品,国际品质。
    保障食品安全首先得从养殖源头抓起。同星公司养殖场全部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建在远离城区、无污染、无公害的坡岗地上。 养殖场员工一旦进入养殖场区,就要与外界“隔离”,吃住在场区内,直到这个批次的肉鸡出栏。
    同星公司对所有标准化养殖场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防疫、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特别在用药方面,加强了对违禁药品的管理,并设立了每批成禽进厂后的必检关,避免源头疏漏。
    多年来,同星公司坚持在饲料生产、孵化、养殖、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产品达到国际一流品质,与国际知名企业“共舞”。
    他们将绿色食品标准贯穿生产全过程,建立可追溯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消费者一旦在同星公司产品上发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记录追溯,准确无误地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源。
    凭着“全过程控制、标准化生产、产业链经营”的优势,同星公司打造出了从养殖源头到餐桌消费的“放心鸡肉”。近年来,公司相继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体系认证、食品安全认证和出口注册卫生许可验收备案。2011年6月,省畜牧局、省家禽协会组织在同星公司召开了标准化肉鸡养殖模式技术研讨会,向全省推广“同星模式”。
    国家现代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文杰教授考察了同星公司后,称赞:“同星公司的肉鸡标准化饲养、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水平,是我所见到的国内同类企业中最好的!”
    2009年,“同盟”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机遇”牌肉鸡分割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2009年10月,同星公司依靠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优势叩开了肯德基大门,标志着公司发展跨入新的阶段。2010年12月,肯德基公司在同星公司举办江西、湖北、湖南3省产品推销会,充分展示了同星公司在同行业中产品质量上的实力。
    公司总经理郭明钊说:“同星农业公司是全省同行业中唯一拥有从饲料生产、种鸡孵化、肉鸡饲养、到屠宰加工等完整的高度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这也是同星产品国际品质的底气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好模式生产好鸡肉,好鸡肉赢得好销路。2012年,同星公司继续扩大了向肯德基提供鸡肉加工制品的数量,是肯德基全国31家核心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武汉、郑州、南昌、广州等大城市的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的特级供应商。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