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过年了,孩子们都回家了吗?

2013-2-6 14:50| 原作者: 惟我独俊| 查看: 10932| 评论: 0|发布者: 绿林的风|来自: 随州日报

分享到:
过年了,孩子们都回家了吗?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大江南北,震撼了多少游子,感动了多少父母。春节临近,在这有着中国数千年传统的团圆节日里,那些常年在外漂泊的孩子都回家了吗?
    “回来了,早就回来了。” 随县新街镇正在街上办年货的刘大哥听到问这个问题时,脸上洋溢着笑容。刘大哥指着一旁和他一起办年货的儿子告诉记者,儿子在腊月十五就回家了,今年回来的比较早,现在办年货的钱都是儿子带回来的。问及去年回来没有,刘大哥已经快三十岁儿子显得有些腼腆,他说,去年没有回家过年,原因是去年在南方打工,因为他所在的公司是外向型企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出口受阻,订单严重不足,企业不景气,工人几乎连工资都没有保障,更别说回家过年了,所以小刘就没有回家过年。从父子俩的交谈中得知,小刘没回家过年,刘大哥心里那个挂牵自不必说,年夜饭的时候,家中就剩下老两口,别提有多寂寞了,“没有一点年的气氛,今年好了,全家人都在一起”。
    万大嫂是南郊某公司的一名清洁工,丈夫早年离异,靠她一个人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并供他们读大学,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现在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走上了工作岗位,谈起孩子回家过年的事,万大嫂那种激动、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都回家了,昨天刚到。”万大嫂告诉记者,十多年来,他们全家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聚,以前,孩子们在外面读书放假的时候,都会留在他们读书的那个城市做季节工,赚取一些报酬以补贴自己读书的费用,减轻母亲的负担,春节的时候,不是这个不在家,就是那个不在家,过年吃年饭,她总是回到娘家去“蹭饭”,有几年都是万大嫂觉得回娘家过年听不好意思的,就一个人在家过年,“吃饭的时候心里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别人吃年饭高高兴兴的,我却只想流眼泪。”万大嫂如是说。
    谈起孩子们回家过年的事,随县均川镇的周大哥显得有些沮丧和懊恼,“儿子、媳妇和孙子都没有回来。”周大哥说,儿子媳妇都在江苏打工,有两三年没有回来过年了,前两年孙子小,在家里由周大哥老两口带着,因为孙子在家,儿子媳妇每年都会回家过年,后来孙子长大了,该读书了,他们就把孩子接到那边读书,从那以后就没有回家过年了。   
    “你不想他们吗?”记者问。
    “想啊,怎么不想,都是当父母的,哪有不想自己娃子的?”周大哥说。
    “那为什么他们不回家过年呢?“
    “世上只有瓜念籽,从没看见籽念瓜。孩子长大了,由不得我们老人了。”周大哥摇摇头,叹着气,眼里噙着泪花。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回家呢?周大哥的一席话让我沉思良久:在外做事难啊,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想想,一家人出门在外,能挣几个钱,就那点工资,三个人吃饭,还有娃子上学读书,还要攒钱买房子,我也知道他们挺艰难的,但是,再难,不能不要家呀。其实,我们年纪大了,还有几年的活头?过年,我们不需要他们给我们什么,就是想看看他们,在一起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回家了。那些没有回家的,除了上面周大哥所讲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如假期公司放假晚,赶不回来;想趁假期加班或做兼职多赚点钱;工资低,没赚到钱,不好意思回家;还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等等诸多的原因。这些父母无不盼望着孩子能够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但又受时间、空间、环境(如费用等)原因的限制,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外地,春节期间难以与家人团聚,这不仅仅是父母的遗憾,恐怕也是孩子们的遗憾。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