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 丁 每年春节,几家亲朋都会轮流牵头一聚一叙,谈过去、话人生、聊未来,亲情浓浓,不亦乐乎。 大年初三,由我做庄,饭店定在风景宜人白云河畔的“江南春天”。 时近正午,开始点菜。惯例是大家各点所好,不一会便会诞生一桌气派的“满汉全席”。也是,这年头既然不差钱,就得点出档次、吃出体面。 可今天,一向文静的小表妹周首先发声定调:如今全国提倡“光盘”行动,我们能不能不搞“食不厌精、山吃海喝”了,再说了多素少荤的也属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三高”的产生。怎么样? “好,好,好”,没想到她话音一落,立即赢来在座老少的满堂喝彩。 最后敲定的菜单平均一人一菜,荤素的比例破例为1:2。 席间推杯换盏,互致祝福,场面丝毫没有因为菜肴“缩减”而逊色,反倒是边品边聊,什么“春晚节目”、“朝鲜核试”、“欧洲马肉风波”等等,题材广泛,兴趣浓厚,气氛热烈,十足的年节雅餐。 每每基本是不醉不归的堂弟强,今儿个精神焕发,一会儿参与“情人节”如何送礼的话题讨论,一会儿帮助大家倒茶递水,全没有了往日酒过三巡便烂醉如泥的模样。 大家兴味已足,餐桌上也所剩无几。 在众人起身离座之时,小表妹突然阻止了服务员收拾餐桌的行为,“我们打包”。 我奇了怪了—— “都是残汤剩水怎么带?要带另外炒几个菜?” “‘光盘’行动不只是口号。怎么就不能打包?我们公司老总那么大的老板,多少年来每次外出就餐,都是带的一干二净。再说,这些足够玉女我吃上一天。” “那好,来几个饭盒。” “不要。这里打包的都是塑料制品,千秋万代都降解不了,不又是制造污染?” 表妹的话句句在理,让自认为有些境界的我无言以对。 话语间,她一转身从不知哪里弄来个大号的保温饭盒,分层打开。荤归荤素归素、汤归汤水归水一一麻利地装入其中。 末了,她笑呵呵地提起份量十足的饭盒:“谢了,表哥”。 人走桌净,佩服!环顾其它房间,无一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走出“江南春天”,只觉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