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走访十多家企业,企业老板普遍反映招工难,存在着“用工荒”的瓶颈。如何摆脱这一困局,从源头上化解“用工荒”,笔者认为还需要立足长远,开出治标又治本的药方。 一是要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于一些劳动力密集的企业而言,长期以来享受着劳动力低成本的红利,逐渐形成了普通劳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维定式。企业要舍得本钱,抛弃那种“重用不重育”的观念,要在员工 “培训”上下功夫。 二是提高务工人员的薪资激励。农村富余劳动力日益减少已是大势所趋。单纯工资激励,已无法有效吸引、留住务工人员。企业需要在薪资激励上有所创新。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将务工人员的薪资与工作年限结合,采取连续累计的方式逐级增长,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尝试员工分红制,即拿出一定的利润在全体员工中平均分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改善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管理者要换位思考,在福利待遇、住房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以情留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员工频繁的“跳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