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十大数字凸显中国发展走向
【数字3】新增就业900万:老目标背后有压力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这一目标和前4年相同。实际看,近几年就业完成形势均比较好。不过,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且在当前经济复杂多变状况下,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完成高质量的就业并不容易。 山东蓝翔职业培训学院院长荣兰祥代表说,九成学生考大学,一成学生上技校,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比例恰恰相反。就业结构性失衡和就业理念偏差,凸显出就业市场的新挑战。 【数字4】赤字1.2万亿元:为改善民生预留财政空间 从绝对值看,赤字1.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不过,衡量财政风险的赤字率为2%左右,在近十年中处于中等略高水平,依然在警戒线3%以内。增加赤字,主要是有助于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力,向调结构、惠民生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受国内外经济影响,我国财政一方面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支出不减,这需要增发国债和地方债保持一定的财政扩张力度。 也有代表委员提出,要警惕地方出现新一轮投资热,防止潜在财政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 【数字5】M2增长13%:一个百分点落差有深意 M2反映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与宏观调控有着密切关系。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唐一林代表提醒说,控制好物价,根本是要管好货币发行,避免资金泛滥。 相比去年增长14%目标,M2今年有一个百分点的落差,是3年来的最低值。这意味更注重发挥稳健货币政策效果,今年货币政策既适当调节流动性,也显现审慎指向,释放出控物价的信号。 【数字6】18亿亩耕地:一道坚持不变的红线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说法,此前在多个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过。此次重申,深意凸显。粮食虽然九连增,但依然处于紧平衡;城镇化快速发展,令土地供需矛盾更突出。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仅为一亩多,形势不容乐观。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唐洪军代表说,粮食安全仍是头等大事,18亿亩耕地红线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