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王松、通讯员钱后军报道:近日,记者来到随县均川镇墙院村,穿梭村中,只见溪水清澈,又闻空气新鲜。这一切,得益于该镇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 作为一个传统畜禽养殖大镇,均川镇养殖队伍和规模颇大。靠养猪,村民们腰包鼓了,盖起了楼房,但也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为促进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减轻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该镇转变发展模式,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探索生态和效益相结合的道路。 近日,均川镇墙院村一村民筹建的养猪场被叫停,光河村一个打算扩建的养猪场被告知需补建污水处理池后才能开工……去年以来,该镇按照“治旧控新”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改建规模养殖场,对养殖区域在禁养范围内或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方式粗放、环境危害大、不具备治理设施建造条件、治理无望的养殖场(户),责令实行限期关停;对尚未采取污染治理措施或设施未配套没有正常运行,但主动整改配合意识较好,且具备建造治理设施能力的养殖场(户),责令限期治理。从去年9月至今,该镇共下达关停(整改)通知书130余份,从源头控制了养殖污染的产生。 在严把准入关的同时,该镇还探索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对全镇母猪存栏5头以上的养殖户,采用“固液分离,厌氧处理”的处理模式全面集中治理,实施污水处理沼气工程,走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通过沼气污水处理工程将养殖粪污染化为沼气、沼渣、沼液肥,通过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减少有害污染物直接排放,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