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公告,从明年1月1日起,将实时核定每辆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明年起,市民购买市场优惠幅度较大的汽车时,就不会因为车辆最低计税价格信息滞后,而可能发生加重税负的情况了。 “最低计税价格”将实时核定 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36号”的公告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税务总局根据应税车辆价格(增值税含税价格)信息,按照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的规定,实时核定每台应税车辆最低计税价格并下发各地执行。” 随州市国税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上级部门关于这一“新政”的具体实施方案或细则,一旦接到通知将按期执行。 据了解,为做到“实时核定每台应税车辆最低计税价格”,税务机关将依托机动车合格证电子信息平台实现。机动车生产企业需实时关联,并上传车辆合格证电子信息、出厂销售发票票面价格信息,由税务总局自动采集机动车出厂价格信息,并按规定审核下发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 现状:车辆成交价不等于计税价 据记者了解,车购税一般是购车价(以销售发票的金额为准)扣除17%的增值税,再乘以10%的税率得出,相当于购车价的8.5%。在目前的车市中,同一款车在不同区域售价有高有低,为了避免低开发票避税等问题,国税部门在计税时就设置了车购税的最低计税价格。“现行车购税‘最低计税价格’每两个月核定、更新一次。”目前,税务总局根据采集到的价格信息,按照《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规定,每年核定、下发6期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如果成交价高于这个最低计税价格,按实际成交价格计税;如果成交价低于这个最低计税价格,就按最低计税价格来收取车购税。 但是近年来,随着车市竞争激烈车价调整日益频繁,税务部门定期采集、核发“最低计税价格”的方式,容易造成价格信息滞后,与市场价脱节。在可能加重纳税人负担的同时,也给车购税征收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例如,某汽车厂商两个月申报一次价格,这两个月期间,厂家也许会推出10批次的车,每个批次的价格可能都不一样,有可能一台车就是一个价格。比如采购10台,另一个采购20台,可能采购20台的价格就和采购10台的价格不一样。如果营销政策不同,优惠后的价格又不一样。这样一来,消费者购车的价格不同,缴纳的税款却一样,有失公平。 终端优惠大将减少车购税支出 车购税新政实行后,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买降价幅度较大的车时,可以按实际成交价格缴纳车购税。如税务总局核定下发一种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是10万元,当消费者购买该车的高配车型时,售价高于10万元,那么按照购车价缴纳税款即可。 假设该车销路不太好,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对这种车进行促销,最低售价调整到8万元起,而某顾客正巧购买了“乞丐版”车型,可能购车价刚刚8万元,但按照现行办法,最低计税价格因为时间差尚未调整,那么消费者就要按照10万元的最低计税价格交税。如果实时采集核定下发最低计税价格,将减少车购税支出。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车价分为出厂价格和市场指导价。最低计税价格采集、核定是以出厂价为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出厂价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每台车应缴车购税也可能是不变的。因此,建议厂家在调整官方售价时,也同步调整出厂价,这样才能让“车购税”新政真正惠及大众。 这项新政究竟会给普通消费者带来多少实惠呢?以一台售价10万元的小车计算,如果官方指导价降1万元,出厂价可能调低8000元,这时缴税价格才会减少。若最低计税价格同步调整减少8000元,一台车少缴税预计在700元左右。 楚天快报 记者 赵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