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广水依托文化资源建设桃源新村

2013-10-16 10:43| 原作者: 涢水安澜| 查看: 10936| 评论: 0|发布者: 森林人


        10月中旬,中国书法、楹联、诗词协会广水籍会员们,欢聚武胜关桃源村,吟诗作联,挥毫留墨,助推全省生态绿色幸福村——桃源村建设。
        深秋季节,桃源村建设如火如荼,8个施工队同时施工,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建好的村茶厂接待中心,广水籍艺术家们挥毫赋诗作联,其中,中国诗词、楹联协会广水籍会员阙东明所作的一首诗颇能反映桃源村的秋景:“一派风光不染尘,果甜犹寄百年情;赏秋客至惊呆眼,谁点桃源万盏灯?”中国书法家协会广水籍会员魏大同挥毫落墨,诗字成趣,相得益彰,此次桃源村采风,共留下30多首(幅)诗词、楹联和书法作品。
        文化的张力是一种人文的力量。2012年开始,北京绿十字人员走进桃源村,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青睐桃源村,提出建设新农村不等于建小洋楼,不能简单地把农村变成城镇,从此,桃源村有了“世外桃源”计划,其重点是保护旧民居,即百年石屋,不能实施单一的发展旅游的模式,而要以生态修复和复兴传统农耕文化,来激起村民对乡村建设的参与热情,发展乡村经济共同体,建立村庄的养老机制,回归中国乡村的纯真和淳朴,始终贯穿一种农耕文化。
        其现实功能是促成本土成功人士和知识分子返乡,为他们提供更多介入乡村发展的机会,以各种方式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搭建平台,其愿景是让桃源村在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
        600多棵古柿树,6处成片的石头屋和千亩杨林沟茶场,构成了桃源村的古朴景观和人文内涵,一年吸引三千“驴友”揽胜,一批批摄影、绘画爱好者来捕捉灵感。北京绿十字主任孙君教授说,桃源村建好后,“看起来像农村,住起来像城市”,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副主任徐新桥博士说,“吸引城里人,石屋变金库”,其他来此调研的专家学者达成共识:桃源村要资源变文化,文化成资源,才能成就中国最美乡村。(随州日报)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