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现场 [attach]738282[/attach][attach]738283[/attach] [attach]738284[/attach] [attach]738283[/attach] [attach]738281[/attach] 部分被盗文物 青铜簠 青铜鼎 青铜鼎 ■一起盗墓案,牵出一个庞大的倒卖文物团伙。警方顺藤摸瓜查获200余件文物,缴获资金2000余万元,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让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为之惊叹。 公安部督办的随州“5·8”特大盗掘古墓、倒卖文物专案于去年11月告破(本报曾作报道),23日,此案在曾都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21名被告人同庭受审。 21人盗窃、倒卖文物被公诉 23日上午8时许,21名被告人被法警带入法庭,一字排开。涉嫌倒卖文物罪的河南郑州人别某,因病取保候审未能出庭。 在22名被告中,有4名是随州人,分别是王某、裴某、刘某、彭某,他们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被曾都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检方指控,2012年4月的一天,被告人王某联系襄阳人张某,到随州义地岗古墓群探测古墓,并进行盗掘。张某于是邀约了3人来到随州王某家的菜地内探测古墓。在确定古墓的位置后于夜晚来到古墓处挖掘,盗得青铜器两件、果盘一件和若干小铃铛,随后在随州一高速路口处转卖给河南驻马店人马某。 王某外号“王三”,是义地岗本村人。他很少在家里住,无正式职业。当时跟踪王某的民警发现,王某返回市区后,到商场买了一根又粗又长的金链子戴到了脖子上。 检方指控裴某在2012年5月的一天,得知南郊马家榨社区七组一施工工地发现古墓,即告知刘某,邀其盗墓。数天后的一天晚上,刘某、彭某、裴某等人来到随州一中对面的山坡,经过探测后,盗得陶器若干,之后丢弃。经湖北省文物出境鉴定组鉴定,此处古墓位于擂鼓墩古墓群吕家塝墓地,属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的保护范围内。 2012年7月的一天,刘某得知枣阳市吴店镇一村有古墓,随后联系彭某、裴某等人来到该村曹门湾附近的一玉米地内,盗得5件车马饰、3件戈,出售得款3万元。后经枣阳市文物部门确认,此地属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郭家庙墓群的保护范围内。 在23日、24日的庭审现场,4名犯罪嫌疑人均当庭承认了部分犯罪事实。
嫌犯开着保时捷倒卖文物 22名被告人中,一对武汉夫妇特别引人注意。丈夫张某48岁,只有初中文化,检方指控的48起倒卖文物犯罪,他就参与了47起。 张某爱好古玩,10多年前从武汉某仪表厂下岗后,无正式职业,却在武昌南湖购置了豪宅。其妻子长期定居武汉,而他却在河南洛阳租房居住。查看其银行账户,经常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款项进出。 张某只有高中学历,出生在河南洛阳市伊川县。下岗后,张某先是从烟涧村订购一些仿制的青铜器到古玩市场倒卖,渐渐开始从事真青铜器的倒卖,认识了很多收藏文物的爱好者,以及盗墓团伙的成员,这使他逐渐成为文物犯罪活动的组织者。 他的妻子贺某今年43岁,高中文化,检方指控她协助丈夫参与了5起倒卖文物犯罪。检方指控称,去年3月,山东人魏某发现有人从该省枣庄市一座古墓中盗得青铜鼎等物品,随即拍照后给张某发了彩信。张某看后,与妻子贺某、司机杨某驾保时捷卡宴越野车赴山东,花850万元购回5件古董。他多次安排妻子运输文物,并将文物藏在武汉和洛阳的住处。 昨日在庭审现场,张某夫妇承认了部分事实,但张某称不知道古董的来源,其妻则辩称并不知道运送文物非法。 案情复杂庭审将持续3天 众被告人中,外号“小胖子”的山东文物贩子刘某是这起大案告破的关键人物之一。 据检方指控,2011年4月份,刘某联系当地人打听随州文物出售和古墓的信息,并许诺以文物成交价格的10%给其提成。刘某安排人,先后3次在随州市义地岗古墓群实施盗掘,共盗得各类青铜器20多件。 2011年8月,随州警方接群众报警,发现该处地下一古墓被盗空,遂迅速成立侦查专班抓住盗墓贼,并牵出“小胖子”。 警方很快发现“小胖子”背后还有更大的文物贩子,即人称“武汉张哥”的张某。“武汉张哥”的银行账户,经常有上百万元的款项进出,与各地盗墓者、文物贩子交往密切,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地下文物黑市。去年9月,该案在公安部的调度下统一收网,“小胖子”、“武汉张哥”等纷纷归案,该案宣布告破。 鉴于案情重大复杂,预计庭审将进行3天,于今日在曾都区法院继续进行。23日和24日的庭审中,曾都区检察院指控,张某夫妇等15人,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或者为他人倒卖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应追究倒卖文物罪;襄阳人王某等4人,秘密盗掘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应追究盗掘古墓葬罪;山东“小胖子”等3人,应同时追究盗掘古墓葬罪和倒卖文物罪。 ——来自《楚天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