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千年舜井碑的前世今生

2013-11-15 09:29| 原作者: 莫小熙| 查看: 10945| 评论: 0|发布者: 莫小熙

[attach]742680[/attach]

    图为:千年舜井碑

    随州古有“舜耕于厉山”的传说,今有“舜井大道”的街名,相传舜井碑便是舜帝掘井的证据。13日,记者走近深藏于白云山麓、涢水尽头的舜井碑。
    走进市国税局花园,沿着布满青苔的石阶而上,密封在玻璃罩内的舜井碑就出现在眼前。
    1996年,“舜井”石碑在随州市涢水河旁徐家湾国税局被发现,经文物专家鉴定:此碑为秦碑遭毁后宋代续立。碑系青石凿成,高1.15米、宽0.9米、厚0.3米,上面清楚地刻着“舜井”二字。
    《尚书·虞书》记录:“帝(舜)初于厉山往于田。”《竹书纪年》也说:舜“耕于厉山”。古往今来,人们在厉山留下许多纪念舜的遗迹,如厉山山上有舜帝庙,山腰有舜田,山脚有舜井,其中尤以舜井的传说最多。
    市博物馆资料显示,1996年4月,时任规划设计院院长郭国安来到南郊前进村,顺着白云湖大坝向上寻访,来到一个叫舜井冲的地方,在此偶遇放牛的苏金寿婆婆。苏金寿讲,1957年,为填平自家门前的场地,将一块碑搬至堰塘边作了过桥石。村人往来,皆从碑上走过;妇人洗衣,这碑又作了捶衣板。
    当时,郭国安叫来几个村民,从水中抬起石碑,洗净淤泥,碑上“舜井”两字就显露了出来。
    2006年,舜井碑被市博物馆收存,2007年修复立于原址。目前,舜井碑旁还复建了舜井亭、舜井口。
    市博物馆副馆长项章说,随州市田野石刻相当丰富,现已登记在册的有80余处,是探索历史脉搏的珍贵文字资料。


  楚天快报  记者  郑飞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