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其他 查看内容

岁丰桥:历经160年风雨屹立不倒

2013-11-29 09:28| 原作者: 莫小熙| 查看: 101690| 评论: 0|发布者: 莫小熙

[attach]745925[/attach]

    图说:历经风雨的老岁丰桥

    在随州玉石街护城河上,有一座百岁老桥,老桥以“岁岁丰收”命名,建于咸丰二年(1852年),经历160多年风雨屹立不倒,如今仍较完整地保存在西护城河之上。
    27日,记者沿着西护城河一路前行,寻访百岁岁丰老桥。这是一座长10来米、宽约3米的单拱石桥,石拱高约4米,虽然历经了160余年的风雨,岁丰桥古风犹存,青灰色的石墩砌成的桥墩上,古砖石的纹路依然很清晰。在桥两侧,一丛丛榆树枝叶从桥墩上探下来,和青灰色的桥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古朴的画面。
    据清同治《随州志》记载,岁丰桥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5年),两次毁于洪水。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有铁链联系两端桥墩,水底铁链因波光粼粼,像蠕动的蜈蚣,所以民间就有了“岁丰桥下铁蜈蚣”的传说。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岁丰桥再次被洪水损坏,交通受影响,咸丰二年(1852年)群众捐款复建,后来复建的石桥一直留存至今。
    老桥的历史不光有文献记载,还有文物佐证。1981年,有人在河沟架梯上发现一座石碑,石碑嵌在桥北西壁,上面刻有“大明洪(弘)历十年州主李充嗣建岁丰桥,于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内被水冲崩,咸丰二年菊月,首人余朝贵重建”的字样。
    “我今年71岁,看这桥也看了71年。”年过古稀的蒋正云老人家离岁丰桥不足百米,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听家里的老人讲过“岁丰桥下铁蜈蚣”的故事,那时他还常常在桥下的河里游泳。“那时候桥下的水可清哩,附近的人吃水用水都要到桥附近来打。”
    2003年,为保护岁丰桥,市政府将其列为了“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之后,岁丰桥不再承担交通作用,为了防止车辆通行压垮老桥,相关部门还在桥头设置了护栏。
    “老桥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桥下的榆树越长越大,有些树根长进了桥墩里,使得桥墩上出现了不少裂缝,照这样继续下去,担心裂缝会越来越大,导致桥身慢慢变形。”蒋正云老人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对长在桥墩上的树根进行清理,更好地保护这座文物古迹。


楚天快报  记者  黄赛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公益志愿
    一周热门团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