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随州网 首页 生活 活动回顾 其它活动 查看内容

民生福祉——探访随州文化公园之三

2013-12-30 08:48| 原作者: 云中漫舞| 查看: 101651| 评论: 0|发布者: 云中漫舞

摘要: 30多处文化景点、88.3%的公园绿地率、1.3平米的人均绿地……一连串的数据,都显示着随州文化公园给人们带来的生态福利、文化福泽、民生福祉。离开喧嚣的中心城区,步入宁静、清新的文化公园,心中顿时少了些许浮躁, ...

      30多处文化景点、88.3%的公园绿地率、1.3平米的人均绿地……一连串的数据,都显示着随州文化公园给人们带来的生态福利、文化福泽、民生福祉。离开喧嚣的中心城区,步入宁静、清新的文化公园,心中顿时少了些许浮躁,一种惬意油然而生。
      春秋时,随州大贤季梁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市委政府不懈的追求。三年前,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在城东新区建造一个占地千亩的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打造城市绿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丰富文化内涵让市民修身养性。
      公园建设中,市委书记刘晓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郄英才等市领导多次实地察看指导。他们指出,建设随州文化公园,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善民生,让百姓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正因为如此,公园在规划时,便注重融入运动、娱乐、纪念、休闲等元素。按照东、中、西三园格局进行修建,其中东园为运动健身区、中园为文化核心区、西园为生态休闲区。如今,在公园里,你可欣赏美丽的景致,也可品味厚重的文化,还可享受健身的乐趣。
      改善民生的成效如何,百姓最有发言权。
      今年“五一”,公园初步建成时,便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光。随州文化公园负责人张云亮说,公园还在建设的过程中,每天前来游玩的市民就有二三百人。他们来这里散散步,钓钓鱼,
      锻炼锻炼身体,陶冶陶冶情操,放松放松心情。记者采访时看到,林荫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人群,炎帝湖边还围坐十几位垂钓的市民。
      家住东城八角楼的黄永平,自公园开建,他一有时间就过来看看、走走。现在,他还带着自己的鱼竿来此垂钓。“这个公园,环境好,各种设施齐全,是我们休闲、锻炼、娱乐的好地方,政府给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说这话时,他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
      据了解,公园建设中始终坚持为民着想,合理布局公厕,修建无障碍通道,完善休息座椅……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民本思想。
      10月中旬,国家园林城市考查组的成员来到随州文化公园,称赞这样一个融绿化、文化、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公园,是造福民生、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工程。他们说,“在城市中心,建造一个近千亩的公园,这是大手笔,是惠民利民之举。”
      为了将惠民工程建好,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公园的建设纳入政府十件实事、十大工程,按照一流的园林、一流的景观、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配套来实施。同时,还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凝聚群众智慧,建成一个百姓喜欢看、喜欢玩的公园。
      市园林局局长魏强介绍,随州文化公园带给市民最大的是绿色福利、文化福利和环境福利。据了解,公园的建成将增加60多万平方米绿地,可为城区51万人口人均增绿1.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万名市民游玩。
      环境好了,带动了公园周边商业、房产、配套设施等快速崛起,拓展了城市空间,形成了城市的CBD,新的城市中心,成为随州的城市绿心、文化重心和商业中心。
      市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富说,改善民生是城市建设不变的宗旨,随州文化公园的建设正是这一宗旨的体现。神韵随州,神在塑文化之魂,韵在绘山水之美,文化公园正是文化与生态的融合,是神韵随州建设和城市建设惠及民生的一个成功案例。
随州日报  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张海涛 姜 奇


路过

鸡蛋

雷人

握手

鲜花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