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回来这么天了,之所以想把这次的经历写下来,是因为与普通的游记不一样,我亲眼目睹了人生的生死离别,经历了严重缺氧的身体考验。 谨以此文献给准备进藏旅游爱好者。


2013年暑期西藏游行记
第一天(7月15日):随州—重庆 2013年7月15日下午 6:46分从随州登上开往重庆的T257次火车(软卧下377.50元)前往重庆北。对随州人来说,这是最经济的走法,因为从武汉出发乘飞机还是要到重庆江北机场转机。
第二天(7月16日):重庆—拉萨 火车晚点,07:40才到。下车后在地下广场乘坐3号轻轨经过12站到达江北机场(5元)。11:30乘坐CZ3183航班(330大客机)前往西藏贡嘎机场,攻略说到达拉萨后,不要活动,不要喝酒、不要洗热水澡。到达宾馆后,感觉没有什么大碍,打车跑到布达拉宫广场及附近转了一圈,回到宾馆吃饭时喝了一瓶拉萨啤酒,洗了一个热水澡,睡到半夜,感觉呼吸不畅,只得做深呼吸,看来攻略不是瞎说的。
第三天(7月17日):拉萨(景点:布达拉宫、大昭寺) 上午,我们游览了大昭寺,直面世上最神圣寺院,藏语是经堂,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至今仍然是整个藏区地位最崇高的中心寺。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这三尊佛像中,大昭寺里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在大昭寺外,到处可以看到虔诚的藏民信徒。 布达拉宫门票很紧张。我们这个团分了三拨才进入。在布达拉宫,游走于金碧辉煌的佛殿,灵塔,寝宫,回廊之间,灯光渺渺,窗帏低垂,酥油的味道四处弥漫,整个好象落入了一个晦暗古老的梦境。眩目的宫墙层层叠叠高耸如云,蔚蓝天空,鎏金屋顶,黑色经幢,各种鲜艳庄严组合,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它既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也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又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藏区人民信仰的象征。在布达拉宫的金碧辉煌之中,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信仰的力量。 也许是缘分,在这相距三千多公里的拉萨,游览第一天,居然会遇到随州(广水)老乡。
第四天(7月18日):拉萨--纳木措(景点:纳木措) 早晨沿青藏公路前往藏北著名风景点【纳木措】。在途中经过羊八井(我们远观了一下)翻越海拔5190米的拉根拉山口时,直达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圣湖--纳木措湖(海拔4770米)到湖边与圣湖做亲密接触。当天天公不作美,在路上还是晴空万里,到达纳木措时却下起了小雨,虽然后来天气转晴,但空气透视效果不好,观景是没有给人有什么震撼。略作停留后原路返回。好在途中遥望念青唐古拉雪山(海拔7717米),欣赏壮观的高原风景,也令人心旷神怡。全程520KM,行车7小时。在西藏旅游就是这样,为了一个景点的那短短的几十分钟观景,你却要经受一天的颠簸。
第五天(7月19日):灵芝(景点:巴松错、卡定沟)(深度游) 我们一行6人(含司机)早上从拉萨出发(丰田越野车),深度游就是这样,游客就是商品被旅行社卖来卖去,前两天我们还是跟随大巴团一起游,今天我们被整合到另一个团队(前两天的大团今天也是到灵芝,但他们观看的景点就是30元的卡定沟,还有就是购物)。我们经墨竹工卡(松赞干布出生地),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雪山,游览【中流砥柱】后,在工布江达县中餐之后沿着美丽的尼洋河一路驰向海拔仅2500米的西藏海拔最低县林芝。途中我们参观了秀巴古镇(没有什么看点)、游览巴松错(4A)、卡定沟(3A),在灵芝首府八一镇住宿。全程490KM,行车8小时。品尝藏香猪(580元/锅) “巴松错”藏语意为“三岩三湖”,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湖的形状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轮新月。湖内有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古庙“错松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殿内主供莲花祖师、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常规旅行团一般是不去的,为什么呢?门票和景区交通费呗都比较高,因此也就我们这样的深度游小团才去。 卡定沟:“卡定”藏语是“天上人间 的意思”。卡定沟峡谷两侧山高崖陡,叠嶂起伏,苍松巨柏遍布山崖。藤竹布满沟底,左侧山崖200多米落差的由天而降,更为神奇的是瀑布水中天然形成的一尊大佛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此得名。
第六天(7月20日):灵芝---波密---然乌—波密(景点:米堆冰川、然乌湖)。(深度游) 早晨从灵芝驱车前往鲁朗,沿途翻越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在色季拉山山顶观景台,我们可以眺望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冠的南迦巴瓦峰(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南迦巴瓦峰的日出和日落是最美的,如果天气好,可以看到那静谧而神圣的雪山圣魂(这是旅行社忽悠人的地方,在暑期,根本是不可能看到南迦巴瓦峰的)。我们经过鲁朗、通麦的排龙天险和通麦大桥经过波密到米堆冰川在到下然乌湖返回波密住宿。通麦的排龙天险,天险路虽不长,只有十几公里,但却很险。我们在排龙堵车2小时。 米堆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冰川”,由两条世界级的冰瀑布汇流而成,冰瀑之间还分布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高处可见晶莹剔透的冰盆绝壁,低处冰川的末端却又一直延伸至一片繁茂的热带常绿阔叶森林之中,雪山、冰川、森林、湖泊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如入仙境。据说从米堆村到冰川观景台步行需要1.5小时,骑马只要15分钟(事实上步行只要20分钟)。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得骑马(往返100元)到观景台看看就匆匆返回,没有近距离亲近冰川(据说从观景台到冰川需要2-4小时,叫我看也就30分钟就可以到达,也许就是当地人忽悠人)。暑期由于气温使部分冰雪融化,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观看米堆冰川的最好时机我想应该是每月的五月份吧。 然乌湖,冰雪交融美如碧玉的“西天瑶池”,是帕隆藏布江之源,草地、森林、树影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卵石,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蓝天白云好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里面,雪山倒影在其中,千娇百媚,一派岁月的优雅背影;狭长的湖向西蜿蜒十余公里逐渐收缩成一道河谷,使人如进梦幻之境;是集雄浑与秀丽的绝佳美景,是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科书!这只是人们对她的赞誉而已,她与米堆冰川一样,暑期隐藏了她初夏应有的魅力。 当我们赶到下然乌湖时,天已经暗了下来。我们稍作停留,按原计划是在然乌镇住宿的,还要游览美丽的上然乌湖。然乌镇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小镇,据说这里晚上夜不闭户,治安条件如此之好,恐怕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但为了第二天上午能够顺利地通过排龙天堑,我们只得选择返回波密住宿(返回时行车2小时,回到波密已是晚上十点了)。 听到很多朋友谈到西藏,都说到治安问题。事实上,我这样说:西藏的治安环境比内地好的太多。在西藏,饮食住宿等等极大多数都是四川重庆人在经营。而在拉萨,河南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要解释的是这条线路一般旅行团队是不去的,大巴是去不了的。
第七天(7月21日):波密---灵芝 早餐后从波密出发。满以为这么早,人少车稀,可以顺利通过。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上午10点经过通麦时被泥石流挡住了去路,路被冲毁了,正在抢修,两头都是车,铲车正在施工。堵车半小时,10:30终于过来了。前面还有14公里更艰难,道路没有安全防范措施。经过通麦大桥11:30到达排龙再次遭遇塌方,落石将整个道路都堵住了。我们只能在这里等待救援车来疏通。我们的车就停在前有塌方后有飞石(不断有石头飞落到道路上)、进退不能的危险地段(前后方距离仅不足100米)。不知道要等多久,落石不断地发生。北京骑友李翔(音)并未听从劝告,自己一人冲到前方骑行。离开队伍骑到最前面的李翔被落石击中,在送医途中不治身亡(第二天从新华网上得知)。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的眼前,让人目瞪口呆。事出当时,现场有数十名骑行者,我与他们交谈时问他们现在最想的是什么,他们说“我想回家”。一名女孩的头盔掉到近5米高的路旁悬崖下斜坡上(悬崖旁有一个小斜坡,小斜坡外又是数十米高的悬崖,悬崖下面就是江),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要跳下去,被我制止,她还振振有词地说“你知道我头盔多少钱,比我车(询问她的同伴才知道车是二手车)还贵”,我开导她说“难道你的头盔比你生命还重要吗?”终于没有让她跳下去,随后一起的一名男孩冒着危险在我们的关注下慢慢的爬到崖底才将头盔捞上来。可见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在骑行川藏、滇藏时并没有想到骑行的艰难险阻和危险,并没有感到生命的脆弱。我们在这里是饥渴交迫,被困整整3小时。14:15 还没有通。几名施工人员搬开堵道的石头过了几辆车又落石堵上了。14:25在施工人员的疏通下,我们快速地通过了。直到下午4点20分才到达鲁朗镇,品尝石锅鸡(大锅480元,小锅380元),在鲁朗路旁拍摄林海风光(观景台套票60元/人/两个观景台,也可以在前面一个空闲的地方停车免费观看)后向灵芝返回,参观大柏树回到八一住宿。20:19住进林芝的宾馆。
第八天(7月22日): 灵芝---拉萨 上午九点开始从灵芝出发回拉萨。到达工布江达午餐后进行前行。500公里走了10小时车。18:53终于回到拉萨。10个小时啊,为一个景点奔波几百公里。有人要问,怎么这么慢呀?在西藏,无论道路宽窄,到处在限速,都是区间限速(从一个起点哨卡领取限速卡行驶到另一个终点哨卡,不得超过限定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提前到达。如果你开快了,就得在路旁停车休息休息再行驶。说到西藏的治安,管理非常严格,沿途都是哨卡检查站,每个哨卡检查站都要核实你的身份。在西藏,如果没有身份证是寸步难行的。
第九天(7月23日):拉萨---日喀则(景点:扎什伦布寺)(深度游,大巴团也去) 上午办好边防证后11点30分从拉萨出发,经过拉孜,17点到达日喀则游览扎什伦布寺,住日喀则。 扎什伦布寺,意为“雪域兴佛”。始建于1447年,1600年后,成为历代班禅的寓居之所。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金顶红墙的高大主建筑群更为雄伟、深厚、壮观。大殿里,僧侣诵经井然;佛像前信徒顶礼膜拜。强巴大佛该殿分莲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及冠部殿等五层。用去黄金8928两,紫铜231450余斤。殿内供奉的强巴佛高达26.7米,其脸部宽4.2米,耳长2.8米,手宽1.6米,长3.6米,足长4.2米,肩宽11.5米。
第十天(7月24日):日喀则---定日---绒布寺---珠峰大本营(深度游) 8点开始出发向珠峰进发,日喀则到定日240公里柏油路,定日到珠峰100公里土石搓板路。途中在新定日中餐后出发5公里后到达鲁鲁边防站,检查边防证和身份证,然后出发至绒布寺,为盘山公路,路况为搓板路。从检查站出来约30公里就可看见一处飘满经幡的山口-加乌拉山口,经过鲁鲁边防检查站向珠穆朗玛峰进发,途中翻过加乌拉山口(海拔5220 米),抵达绒布寺,在这里您可以面对面一睹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雄姿,这里的景色比在大本营所拍的珠峰漂亮很多(当天天气不佳,不能看到)。从绒布寺到珠峰大本营还有7公里 ,我们驱车17点40分到达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M),18点到观景台。珠峰这里气温很低,风吹到皮肤上刺骨地疼。晚上住珠峰大本营帐篷。坐落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商业中心了。上百顶帐篷分布在大本营各处,有旅馆、茶座、商店帐篷,整个珠峰大本营如同一个繁华的帐篷小城镇。但天公不作美。本想拍一拍珠峰,可是什么也看不见,只是晚上珠峰山尖昙花一现,让我目睹了一下它的尊容。人呼吸都有困难,哪有力量搬拿器材,只是看了一眼而已。在帐篷,没有水刷牙、洗脸、洗澡、洗脚。饮用水是老板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用车拖过来烧的,这里的做饭烧水的燃料是羊粪和牛粪。方便面15元一桶,炒鸡蛋饭25元一盘。炒了一盘蛋炒饭,可是哪有力气吃啊,人动一动都要做深呼吸,睡在床上翻一下身,要做多次深呼吸。缺氧缺氧深度缺氧,真正让人体会到什么是生不如死,求死不能。此时心情糟糕到了极限,当时想到的是“我要回家”。到珠峰一定要在日喀则租带大衣、否则就受不了,睡袋就用不上了,因为帐篷老板准备的被子很厚,也很多。在西藏是千万不能感冒的,如果患上感冒要迅速治疗并撤退到内地,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这可不是骇人听闻的。
第十一天(7月25日):珠峰大本营--日喀则 早晨六点起床,想等待奇迹出现,但珠峰始终未露出她那阿娜多姿的身影。七点四十分,天空下起了小雨,看来今天的希望将变成泡沬了。来往4天时间、花费2千多元,就为目睹珠峰身影。真是太让人失望了。撤退吧!于是拨通师傅的电话,开始从大本营返程的行程,8点57分,我们返程到海拔5100米的绒布寺。相差100米,人呼吸好多了。这时奇迹终于出现了,珠峰终于露出她神秘的面容。我赶忙喊师傅快停车。珠峰太漂亮了,太震惊了。真是不虚此行啊,此时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了。 9点30分我们离开绒布寺,翻过加乌拉山口上山用了41分钟,从山口下山到山门30分,12点02分到珠峰地质公园大门,结束土石路。通过边检站在新定日午餐后回到日喀则住宿。
第十二天(7月26日):日喀则—拉萨 日喀则七点出发经过江孜到达卡若拉冰川、游览迷人的羊卓雍湖,翻越海拔4990米的岗巴拉山口14时回到拉萨。 羊卓雍措湖,一汪湖水碧如蓝,高原堰塞湖,海拔有4441米,并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就像镶嵌在群峰之间的一块不规则的蓝色宝石,又像一条丝质细腻的宝蓝色绸带环绕于山,闪着盈盈的变幻着的蓝光,向远处伸展着。湛蓝的湖水中,波光粼粼,浮光跃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无比妖娆。真的十分漂亮。
第十三天(7月27日):中午12时乘坐T166特快(有供氧设施),途中可以看到青海湖的边缘。 第十四天(7月28日):上午10:40在西宁西换车(车次不变,无供氧设施) 第十五天(7月29日):中午12点30分到武昌(晚点4小时22分)转13:00动车回随州。 |